五線譜 類比簡譜中涉及的基本樂理,我們很容易掌握五線譜的基礎知識。不過我們首先要弄清五線譜中“五線”的含義。 圖2-1 五線譜的“五線” 如圖2-1,五線譜的五線并非純粹的五條線,它還蘊含四個間隔、從下向上,依次為第一線、第一間、第二線、第二間……第四間、第五線共九個部分。其中每個線和間之間相差一個“全音”,比如4比3高一個全音,高音1比7高一個全音,低音7比標準音1低一個全音等。因此,線和間是用位置來記錄音符的高低的。而我們知道,單純計算低音的音符、標準音音符和高音音符就需要使用7*3=21個位置來記錄,因此上述的五線譜是無法表示所有音節。為此我們需要擴展“五線”的個數。 圖2-2 加線與加間 如圖2-2所示,為了表示更多的音符,我們可以為五線譜“加線”,加線的同時也會“加間”,這樣每添加一條線就可以多表示兩個音符。其中向上稱為“上加X線”和“上加X間”,向下稱為“下加X線”和“下加X間”。但是要把所有的音符(鋼琴上的所有白鍵)都可以畫到五線譜上肯定也不合適(要加很多線和間),為此定義了“高音譜號”和“低音譜號”。 圖2-3 高、中、低音譜號 高音譜號規定,從五線譜的“下加一線”開始為中間音C(即標準音1),依次定義其它音節。低音譜號規定從五線譜的“上加一線”開始為中央音C,依次定義其它音節。中音譜號規定譜號字母“C”中央所在的線為中央音C,依次定義其它音節。(一般為四線,如果是三線則成為“次低音譜號”)。不同音譜號定義的音節如圖2-4所示。 圖2-4 高低音譜音節 在鋼琴譜中最常見的為高音譜號和低音譜號,因此中音譜號未列出,讀者可以自己推出來。我們可以看到,通過音譜號結合加線,可以定義從超低音1到超高音1共29個音節,這些音節足夠平常的樂曲使用!而一般在鋼琴譜中,會按照并列的方式同時顯示兩行五線譜,上行一般顯示高音譜(右手彈奏,主奏中高音部分,主旋律),下行一般顯示低音譜(左手彈奏,主奏低音部分,副音)。很明顯,通過合并高音譜的下加一線和低音譜的上加一線(都是中央C),可以得到一個范圍廣闊的連續的加強版“15線譜”。如果需要在上行顯示低音譜或者下行顯示高音譜,用上述的高音譜號和低音譜號切換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