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陽虛癥狀:神疲乏力、精神不振、活力低下、易疲勞;畏寒怕冷、四肢發涼(重者夏天也涼)、身體發沉;腰膝酸痛、腰背冷痛、筋骨萎軟。 腎陰虛癥狀:頭暈耳鳴、腰膝酸痛、失眠多夢、潮熱盜汗、五心煩熱、咽干顴紅、舌紅少津、脈細數。 補治:腎陰虛者宜多吃黑色食品,如黑芝麻、黑豆、黑米、黑木耳、海帶、紫菜、烏骨雞等。黑米、烏骨雞性溫,補血、補腎;黑芝麻,性平、補腎、補肝,潤腸、養發;黑豆,性平,補腎、活血,解毒。而黑木耳、海帶、紫菜性寒涼,尤其適用于腎陰虛而有內熱者。 腎陽虛的人易導致前列腺疾病,小便清長、余瀝不盡、尿少或夜尿頻多,可每天食用5-10ml飯瓜油來改善,其含有的脂肪酸、氨基酸、植物甾醇等物質可調整膀胱及尿道功能,對防治前列腺疾病有效,同時可預防腎結石。 腎虛是純中醫的概念,但是您做什么B超,CT,抽血化驗,尿檢不一定有問題。腎臟病是難治性疾病,往往很難完全治愈。其實有些腎病患者,少量蛋白尿或血尿,只要適度的關注和適度的治療,即使伴隨一生,對生活質量并無太大影響,也不一定會出現腎衰、尿毒癥。 過分積極的治療往往有很多潛在的風險,只是你不知道和不太了解。臨床上我們經??梢钥吹?,不少患者因為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劑出現毒副作用,如糖尿病、股骨頭壞死、肝損害以及無以言表的痛苦。 中醫講究藥食同源,雖療效慢卻相對安全一些,對于15歲以下慢性腎炎患者,可用玉米須持久服用,一般無特殊情況者,均能趨向好轉。 用法:每日以玉米須60克,煎湯代茶,頻飲,堅持服用6 個月。 玉米須在中草藥中又被稱為龍須,其性味甘淡而平,入肝、腎、膀胱經,藥理研究證明,具有利尿、降壓、利膽、降糖等作用,可輔助治療腎炎水腫、泌尿系感染、高血壓、慢性膽囊炎、糖尿病等病。其中,用于慢性腎炎的功效主要表現在利尿,改善腎功能,減輕或消退浮腫,減低或消除尿蛋白等方面。 平時可以用玉米須1g,蒲公英0.4g,玉竹0.3g,玫瑰花0.3g制成蒲公英玉參茶每日飲用,對預防腎病和糖尿病及其并發癥是很有好處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