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海綿城市,你可能不了解的三件事 1. 海綿城市對于建筑行業可能是利好,但不是所有企業都能享受到這種利好 有人認為,在國家號召建設海綿城市,試點城市范圍逐步增加的前景下,國內萬億元級別海綿城市建設項目即將啟動,建筑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的利好。 鄒裕波告訴馬小良,海綿城市概念是讓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倡導城市尊重自然。雖然有一些項目建設量的提升,但是更多的是在建筑行業的設計理念、建筑方針措施的一次升級過程,不一定會帶來更大的建設量。 而且,由于各個試點城市的地方財政力量可能不足以支持這么多試點工程,PPP模式成為了各地方政府優先采用的模式。而巨大的資金投入讓海綿城市帶來的項目量傾斜到了能采用PPP模式的少數大中、超大型國企中。海綿城市帶來的利好不一定能帶給民營建筑所。 2. 99.9%的從業人員不了解海綿城市 “海綿城市”是一種可持續理念而非某個具體城市,這種理念要貫徹到城市的各種建設中或改造中,核心是“生態雨洪管理”和“低影響開發”思想。這一理念要求尊重自然、把水資源作為重要因素考慮到項目中。我國99%的行業內人士沒有實施過相關項目,要求多專業合作,而且,海綿城市相關的地方性法規、規范技術、當地適用的抗澇抗旱植物類別以及項目考核標準都在缺失狀態急需補充完善。 鄒裕波還提出,海綿城市需要對“雨水”這一因素慎重考慮,不僅要考慮當地城市的降雨量、徑流量、地下水水位與污染、蚊蟲孳生等因素,還需要考慮海綿城市這一系統的建設成本、維護成本。 這一過程非常復雜,不是單一行業或專業的人能解決的。比如目前國內通行的在城市內部進行改造,通過公園、小區、建筑物屋頂、綠化帶等“海綿體”達到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的功能,可能需要花費很多資金。 但是如果參考古人的智慧,在城市外圍或是河流的上流建立蓄水泄洪的水道湖泊,比如杭州的西湖或是北京的頤和園,這樣不僅維護成本低,也可以為城市居民提供綠色基礎設施及活動空間。 3. 雨水花園是對傳統的審美景觀理念升級 雨水花園(rain garden)是海綿城市21項LID (LID: Low Impact Development)技術措施中的一種,是雨洪管理最佳BMPS的措施。阿普貝思致力于在國內推廣雨水花園的設計理念。 鄒裕波認為,過去景觀設計行業過分強調景觀的裝飾美學,導致現在的甲方與公眾對于景觀的美觀程度有一種病態的需求。“在人行道、住宅小區內做出5、6層綠化和堆出地形陡坡,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澆水、修剪、滅病蟲害。就像養寵物一樣伺候綠色植物。”這種造景的觀念讓城市為維護這些景而付出高額維護代價。 他認為,雨水花園的概念是對傳統景觀設計理念的一次升級。景觀設計人員應該從景觀的美觀性升級為關注景觀的生態性、技術性和功能性。 應該如何做? LID低影響開發技術將成為景觀設計的必要手段。具體手法很多,基本原理是以可持續理念對待城市景觀。
然而,由于雨水花園的理念是采用本地低維護植物以及少用石材等高能耗材料,對于部分以采用珍稀植物和高檔石材為設計賣點的高檔住宅小區、別墅而言,甲方接受度不高。 目前阿普貝思(北京)建筑景觀設計咨詢有限公司約有一半的項目采用“雨水花園”理念設計并建造。由于低維護的特性,產業園區與市政公園的甲方對于“雨水花園”理念較易接受。 項目案例 三低景觀的微創新:格雷服裝產業園景 ![]() 基本信息 項目位置:河北衡水 業主:威克多制衣中心 項目規模:20.5 公頃 設計時間:2012-2014 建設時間:2014-2015年 設計內容:總體規劃、建筑方案、景觀方案擴初施工圖設計 合作單位:中元國際工程有限公司(建筑施工圖) ![]() 項目概述: 格雷服裝創意產業園是阿普貝思產業園景觀設計的 2.0 升級版。園區位于中國河北衡水經濟開發區,是集研發展示、生產、辦公、生活一體的獨立企業園區。 ![]() ![]() 阿普貝思設計團隊以低影響開發為出發點,從園區規劃、建筑方案到景觀設計進行了三位一體的整體式設計。通過整體式設計,科學、合理地為園區未來的永續發展及可能性預留下充分的場地與空間,精準、巧妙地呈現出了威克多的制衣哲學與學院派的企業文化。 ![]() ![]() ![]() 在“威克多效率”的制衣文化引導下,從園區規劃、建筑設計到景觀設計都呈現出五大特質:效率最高化,建筑集成化,預留多樣化,景觀最大化,形象品牌化。 ![]() 三低景觀的微創新: 景觀的品質不單由設計、建造保證,相反運營和維護更多決定了景觀長效的品質。從景觀的全生命周期出發,阿普貝思以低造價、低影響和低維護的三低景觀的微創新,成功設計了非常具有推廣性的三低產業園景觀,建成一年多以來,一直受到業主和大批參觀者的好評。 ![]() ![]() 三低景觀是以設計的方法實現低造價、低影響和低維護的微創新。運用低影響開發(LID)技術,采用多個小型節約的非工程的景觀學方式,分散式布局消納自身及周邊雨水徑流。用景觀化的綠色基礎設施的方式建設代替部分灰色管道,降低傳統排水設施成本,大大減輕排入市政管道的徑流量壓力。 ![]() ▲食堂南側雨水分析 其中以食堂南側的雨水花園、生產綜合體西側的加長型自然滯滲帶為主要實踐區,面積共計3375平米,可管控周邊9520平方米的道路、廣場、綠地的雨水徑流。 ![]() ![]() ▲食堂南側雨水分析 其中以食堂南側的雨水花園、生產綜合體西側的加長型自然滯滲帶為主要實踐區,面積共計3375平米,可管控周邊9520平方米的道路、廣場、綠地的雨水徑流。 ![]() 設計以運用有鄉土特色的臭椿、國槐,打造低成本、動態生長主入口景觀,用低維護且景觀效果具有長效性的狼尾草、花葉芒、嶗峪苔草、波斯菊、千屈菜、荊芥等植物,與地形、硬質鋪裝、構筑物等形成四季美好的基本景觀構架,易于后期管理和員工上下班間可以體驗全生命周期的景致變化與美感,營建面向未來的產業園區。 ![]() ![]() 看完本文,你是否對海綿城市、雨水花園的理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來自土木在線
|
|
來自: localsynonym > 《海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