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卜若梨
▲ 昨晚,后臺有個姑娘找我傾訴。 跟朋友打了個電話,大概五分鐘吧,回來一看,屏幕被她刷爆了。 三十多條消息,每一條都義憤填膺,處于一種極度焦慮的狀態。 她控訴男朋友很自私,很自我,為什么呢? 沒有24小時開機, 沒有一分鐘內回復她的消息, 沒有隨時跟她視頻,向她報備所有事情, 沒有記得所有的節日紀念日。 她說自己那么那么在乎他。 每天不停地給他打電話發微信,關心他的一舉一動。 他為什么不僅不領情,反而越來越冷漠呢。 我一條條看過去,斟酌著該怎么勸這姑娘。 剛打出幾個字,又跳出她幾條消息。 最后一條是:你為什么也不理我,我取關了。 我看著還沒打完的字,啞然苦笑。 我在想,如果我是她男友,應該也會變成她口中自私自我的壞男人。 因為,沒有人可以滿足她對愛的渴求與焦慮。 ◆ 一分鐘沒有回復她消息,她會害怕是不是他不理我了; ◆ 不隨時報備一舉一動,她會腦補各種不堪的畫面; ◆ 忘記一個微不足道的節日,會糾結他是不是不在乎我了。 不是雞湯看多了,就是極度缺乏安全感,無法掌控內心的孤獨感與相愛的距離。 很多姑娘在后臺問我: 他為什么越來越不愛理我, 為什么我總是在胡思亂想, 我知道我這樣不對,為什么就是不能停止猜忌與折磨。 卡倫·霍妮提出,我們在基本焦慮的影響下,形成了神經質性格(neurotic character),即一種對自己無信心、對他人多懷疑、對環境充滿憂慮與不安的異常性格。 在這種性格里,意味著心理上無比軟弱,感情上有強烈的隔離感和孤獨感。 一方面希望依賴他人; 另一方面,又對他人有著深深的不信任和敵意。 一方面想把自己的責任都交于他人,有一種被保護受照顧的愿望; 另一方面又充滿質疑與敵意,潛意識里尋找對方的漏洞。 基本焦慮的形成取決于從小家庭,父母的關系。如果幼童時期得到足夠的溫暖與關注,長大后便會擁有更多的自我安全感。 而在我們的家庭關系中,80%以上的父親,沒有時間與孩子相處,70%的父親都是缺位的。 中國大部分的家庭,都屬于單親式教育。 這樣家庭的孩子,對安全感的尋求得不到滿足,無法建立內心的正確評價機制。 長大后,只能向外擴張,從外界來尋求安全感。 比如掙很多很多錢,尋求物質上的滿足; 比如找一個愛人,要求對方每時每刻都以自己為主,一點空間都不留。 可是,安全感是自我內心秩序的建立。 另一個人再親密,你心中也會存在不信任,存在懷疑。 所以一旦出現一點縫隙,就會被無限擴大,直到摧毀那一點艱難建立起來的秩序。 越追逐,對方越冷漠,你就越懷疑,越沒有安全感,最后只能被自己無窮無盡的焦慮溺死。 安全感是自我內心的力量,與外在無關。 如果因為想要獲得安全感而走入一段感情,80%都會失敗。 就像電影《我想和你好好的》里倪妮飾演的喵喵,被占有欲和疑心病折磨,無法正常去愛,只能進行無休止的互相傷害。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自己開始像文章開始的那個姑娘一樣,為一點點小事跟對方糾纏不休,恨不能在對方身上裝個監控,掌握一舉一動,在乎他在乎得他都想逃了。 那么你得開始警惕了,是不是已經開始摧毀安全感這座大廈了。 安全感不是從外部拿回來的,而是自己一點一點重建的。 1.相信對方。既然相愛,就要試著放下那些懷疑,那些敵意,給對方足夠的空間與自由。 相信愛情的力量,相信對方足夠忠誠。 愛情是相互吸引,彼此獨立,越捆綁越逃脫,越束縛越容易死去。 2.相信自己。沒有安全感本質上還是不自信。不相信自己能擁有一份赤忱的感情,不相信自己能獲得一個全心全意的愛人。 你覺得沒有人愛你,只有自己無底線的在乎與付出才能得到對方的青睞。 相信自己,他愛你只是因為那是你,不是你的妥協與委屈。 3.控制距離。相信需要時間來構建,如果暫時做不到,那就掌握方法吧,控制好相愛的距離。 哪怕你恨不得對方每時每刻都以自己為中心,哪怕對方沒有及時回復你,你心里已經翻江倒海地胡思亂想。也一定要忍住啊,不要連環炮似的追趕他。 工作,逛街,旅行,該干嘛干嘛去,適時地表示關心即可。自由與獨立的靈魂才會讓他欲罷不能。 相愛是本能,長久相伴卻需要方法。 愿你找到屬于自己的安全感。 背景音樂 唐寧 《安全感》 作者 曉茉,婚戀情感作者,情緒分析師。追崇身體在路上,靈魂在書里。在心理研究的路上一發不可收。如今愿用文字讓你戳心,讓你暖心。 主播 蘇皓,理工男一枚,卻有一顆游走的文藝心。如今是一家外企廣告傳媒公司主持人培訓的節目經理,曾與QQ音樂合作《QQ音樂巔峰榜》。 好些人在后臺說,好想要曉茉的微信哦。 愛我就加我個人微信啊,i170124 說不定就通過了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