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后期,奮斗了大半生的劉備,還是一事無成。在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之后,諸葛亮為劉備謀劃出了一個藍圖(隆中對),指明了一條光明大道。從得到諸葛亮開始,劉備的人生度過了冬天,迎來了春天。許多平民出身的豪杰,紛紛投靠劉備。 魏延,字文長。劉備平定荊州時候,魏延捉住機會投靠了劉備,成為劉備帳下的一名低級軍官。211年,劉備為了奪得益州,帶領軍隊入川,魏延跟隨大部隊進攻。214年,劉備打下益州,魏延從一個低級的軍官提升為牙門將軍。魏延從低級軍官到中高級軍官只用了三年時間。 215年,曹操進攻漢中,打敗了張魯。面對曹操的攻勢,217年,劉備率領軍隊進攻漢中,在這一次戰爭中,魏延隨軍出征,劉備經過二年的廝殺,奪得了漢中。魏延在這次戰爭中,表現突出,被劉備升為鎮遠將軍。在面對漢中留守人選的時候,劉備沒有任命結拜兄弟張飛為漢中太守,而是留魏延為漢中太守。在魏延鎮守漢中的八年,曹魏始終不敢進犯。 劉備死后,諸葛亮的多次北伐,每一次都是魏延做先鋒。曾建議諸葛亮,由他帶領一萬兵馬從隴右取路入取漢中,最后與諸葛亮北伐部隊潼關會師,魏延的這個建議就如同當年韓信建議劉邦出關那樣,但可惜這個建議被生性謹慎的諸葛亮給拒絕了。 諸葛亮操勞過度死在北伐之路后,魏延被污蔑為“反賊”,被馬岱斬殺。魏延這個結局是《三國演義》杜撰虛構的,根本不是真實的。在正史上,《三國志》記載;“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楊儀”。元代的郝經認為楊儀“以私忿殺大將,罪浮于延”。總得來說,都是楊儀的錯,使得魏延背負千年逆臣罵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