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星空攝影,很多人會覺得會比較難。事實上,星空攝影沒有你想象的那么難。之所以覺得星空拍攝難,我想首先應該是因為有很多因素阻礙你肉眼看到銀河,比如光污染、云、大氣污染、地理位置等。這也導致很多城市長大的小伙伴根本就沒見過銀河。但是,相信我,在掌握了一定的方法與技巧后,即使你是攝影小白也能拍出美麗震撼的星空照片。下面我會通過一系列星空攝影教程,分享我的拍攝經驗,教你捕獲地球空間之外的星空之美,同時我會將我所用到的星空軟件放在我公眾號內供大家下載使用。 一、器材首先,想拍攝星空你需要一臺相機及相關配套設備,下面我將按照器材的重要性進行排序一一介紹介紹: 相機 星空攝影對于相機最低要求是要有長曝光及手動功能。因此,單反肯定是拍攝星空的不二之選。當然,有長曝光及手動功能的卡片機或者手機也能拍攝星空,只是相對較好的硬件設備會帶來更佳的畫質及彌補環境等其他條件方面的不足。如果資金充裕可以直接上主流全畫幅單反,這對于鏡頭選擇和畫質提升有很大的空間。 三腳架 鏡頭 如果你使用單反拍攝星空,那么廣交大光圈鏡頭是星空拍攝的最佳選擇。理由很簡單,廣角可以盡可能多的拍到星空,其次大光圈可以降低感光度而帶來更加的畫質。對于一般的星空拍攝,要求焦距在35mm以下,最大光圈最低限度是F4,一般14-24mm F2.8是攝影師最常用的鏡頭,對于全畫幅機身可以試試 三洋 14mm F2.8這個鏡頭,性價比特別高。 其他附件 快門線快門線的話,如果有最好,如果不需要間隔拍攝,那么藍牙快門很方便。如果沒有快門線也是可以的,那么就把相機快門調成自拍模式進行拍攝。備用電池及存儲卡如果需要拍攝星軌和延時的話,那么備用電池和存儲卡就是必須的。如果拍的不多一塊電池也就夠了。手電、指南針手電還是比較重要的,至于指南針有的話最好配備一個嘍。御寒衣物,高熱量食物除了冬季拍攝,春、秋季夜晚還是比較冷的,最好帶件厚一點的衣服備用。還有半夜有可能會餓哦,帶點吃的以保持體力和御寒之用。帳篷睡袋等對于星空攝影在野外帶帳篷露營是最棒不過了,因為有時候銀河上升起來得在半夜,有帳篷等可以先休息然后定鬧鐘起來拍攝,另外帳篷也可以做很好的前景。赤道儀赤道儀非必須,這個就不多說,一般都是高端玩家才用的,一般星空攝影沒有也是可以的。 二、時間、地點與天氣有了拍攝裝備,那么接下來你要做的就是尋找理想的拍攝地點以及選擇合適拍攝時間。 地點
對于星空拍攝最關鍵的一點是要找到足夠黑的天空,也就是盡可能沒有光污染的地方。首先要遠離城市,一般情況下,你得試著去距離大城市至少30公里的地方才能得到想要的黑暗夜空。通過查看光污染地圖來尋找合適的拍攝地,下圖中亮點多的地方都是光污染嚴重的地方,一般需要避開這些地方。
之后,通常要尋找一個好的前景,也就是機位。對于機位盡量選擇在視線開闊,周圍沒有什么太多阻礙視線的地方。好的前景是星野攝影好壞的決定性因素,你可以找山谷,湖水、舊房子等來加強你的星空照片的觀賞性。借助google earth模擬與尋找機位。 時間
從大的時間段來看,星空攝影可以分為夏季星空和冬季星空。夏季星空時間一般是3月到10之間,它是比較理想的拍攝時間段,因為這個時間段,夜晚的時候銀河銀芯正好處于夜晚黑暗期,所以更加容易拍到銀河。而冬季銀河時間一般是11月到2月,這個時間段銀芯正好在白天,所以拍出來的銀河很淡,冬季更適合拍攝星軌。使用Stellarium來確定拍攝時間計劃:通過Stellarium模擬可以準確的判斷銀河的升起及降落時間,從而做出合理有效的拍攝計劃,在拍攝中快速找到銀河及星座。
在時間選擇的的問題上,還需要注意的是要避開月亮。一般農歷月中,月亮又圓又大又亮,月光會干擾星光,正所謂“月明星稀”是也。一般來說,選擇農歷二十五至下月初五的時間段,月亮最黯淡的時候拍攝星空是最好的。查看月相圖避開月圓時期 天氣 晴朗無云的夜晚是最適合星空拍攝的天氣。至于天氣的選擇與預測無非就是查看天氣預報,但是一般我會選擇直接在中央氣象臺官網查看天氣情況,中央氣象臺的信息比較準確而且數據也比較多,我會綜合衛星云圖,24小時雨量圖,云量圖等等大致判斷已確保拍攝時有好天氣,其次推薦瑞士的meteoblue網站,也是很不錯的。但是對于天氣,誰也沒法百分百預測到。一般多云天氣如果云量小于百分之五十,我建議都可以去試試,因為有可能在銀河出現那個時間段有可能云就會散開了,所以有時候也得靠運氣。 通過中央氣象臺或者meteoblue預測天空情況 ![]() ![]() 四、踩點提前踩點無疑是重要的,如果條件允許最好在拍攝前,白天去核實機位與選擇前景并熟悉拍攝地的環境。如果沒有提前踩點,那也得在天黑前至少兩個小時到達拍攝地,要在天黑之前把拍攝地點和架三腳架的位置先選好,把構圖和拍攝方案設計好。這樣才會心里有底,拍攝不至于慌亂而錯過好時機。 總結![]() 設備:1.一臺帶手動模式及能長曝光的相機2.一個穩定的三腳架3.最好使用大光圈廣交鏡頭 地點選擇:避開光污染地區,使用google earth模擬與尋找機位 時間選擇:使用Stellarium及月相圖,做好拍攝計劃 天氣預測:使用中央氣象臺相關信息,盡可能準確的判斷拍攝日天氣情況 提前踩點熟悉拍攝環境 更多攝影干貨,關注【空心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