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照中國國畫淡墨輕色視覺藝術的表現手法,對初荷、盛荷、殘荷及早、中、晚不同時段進行拍攝,同時,后期適當使用PS及多重曝光等輔助軟件功能共同完成作品。 表現形式:霧虛,淡化采用冷調視覺效果,使畫面潔凈,高雅,拍攝時盡量使用大光圈及適當過曝可使畫面損失部分細節,達到突出主體之效果。 粗顆粒狀表現形式:拍攝時注意色溫,保證整體冷調風格,創作時可有意提高ISO感光度,人為增強弱光表現可使畫面呈現出粗顆粒的效果,是利用器材的不足來表現另一種意境。 風虛拍攝,選擇風天拍攝,即使作品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拍攝手法,使荷花在拍攝時因動而虛,讀者在閱讀時,因虛而動,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虛結合的視覺藝術效果。 雨中拍攝,下雨時使主體荷花營造出一種線條的動感效果,提高作品的藝術表現力,在雨天及拍攝時,使用三腳架把快門速度控制在15分之一秒以下,選擇逆光和較為黑暗的背景,彰顯雨絲的線條效果,拍月色時,上腳架盡量選擇黃昏時分,藍天倒影,月光波光粼粼,呈現荷塘月色之意境,達到用攝影的技術技巧完成攝影的理念。 荷塘中拍攝飛行的蜻蜓或小鳥時,大光圈,200mm以上長焦,快門速度不宜過慢,盡量控制在1/100秒左右,使用高速連拍使蜻蜓或小鳥翅膀稍帶拖影,讓畫面避免僵硬而富有動感及活力。 荷塘拍攝人像時,可用荷葉、荷花等等做道具,大光圈逆光或測光拍攝,為了畫面柔和及體現光影效果,拍攝時間盡量選擇在早上10點前及下午4點后,調整角度根據背景需要虛化背景突出人物主體。 荷花生長的每一個階段都蘊藏著豐富的內涵與景觀,以下作品使用器材:佳能5D2、5D3,佳能100mm_400mm鏡頭,佳能85mm 1.2鏡頭,佳能24mm_70mm2.8鏡頭。 現將部分作品呈現給大家,希望給予寶貴建議。 攝影/編輯:彭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