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能隱忍的皇帝:裝傻三十六年 掉過糞坑古人說:“小不忍,則亂大謀?!焙芏喑纱笃髡叨紦碛幸活w極其能忍的心。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史上最能隱忍的皇帝,他裝瘋賣傻三十六年,被身邊的人們捉弄,甚至還被扔進過糞坑,可最終他坐上了皇帝寶座,登基后的他一改之前的傻樣,以不凡的表現和睿智的才能成為了一代強勢的帝王。他就是唐宣宗李忱。 
唐宣宗李忱,原名李怡,是唐憲宗的第十三個兒子,被封為光王。只不過他的母親鄭氏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宮女,而且按照繼位的順序李忱是永遠沒機會做皇帝的。所以在宮中的李忱雖然貴為皇子,卻遭受著與其它母親名望高的皇子完全不同的待遇,甚至還總被其它皇子捉弄和嘲笑。久而久之,李忱為了掩飾自己內心的卑怯,便將自己給封閉起來,沉默面對其他人的冷嘲熱諷,就連自己的父親都以為這個兒子是個傻子。 在大家的眼里,李忱就是一個傻子,皇宮很多人都欺負他,這么一傻,就是三十六年。不過在那個時候,唐朝的盛世已過,安史之亂后,藩鎮割據,宦官專政安史之亂后,藩鎮割據,宦官專政,不斷的戰亂導致民不聊生。在唐憲宗之后,皇位的繼承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皇帝的廢立都掌握在了宦官的手中,繼位的都是李忱的侄子,而且都是被宦官所擁立的。就在這種混亂的情形下,皇子一個不小心可能就會被自己的兄弟所殺,睿智的都容易性命不保,而這個天天傻啦吧唧的李怡就沒有成為其他人心中的威脅,安穩地當著自己的光王。 
不過就算是呆傻,還是被武宗李炎所盯上,李炎一直覺得自己這個呆傻的叔叔有點蹊蹺,于是為了免除后患,就開始走上了一步步整死李怡的道路。一開始李炎是想悄無聲息把李怡殺死,于是每次出去打獵、劃船等都帶上李怡,故意捉弄這個他讓他落個水,摔下馬,摔下臺階,各種制造意外想搞死李怡,只不過每次都沒能成功。于是武宗決定直接弄死李怡,他讓太監將李怡拘押起來,扔到了茅廁糞坑之中,想把他淹死,可是一天后,太監報告李炎,李怡還沒有死。然后李炎又派了當時有名的宦官仇公武去直接殺掉李怡。不過仇公武心里打著小算盤,想著武宗身體不好了,可能也快死了,如果留下李怡這個傻子以后自己立了李怡為皇帝,天下大權就都在他手上了。所以他沒有聽武宗的殺李怡,而是將李怡從糞坑撈起來后,洗了干凈,送到了一處寺廟出家。 果然,不久后武宗病危,想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可是被宦官們拒絕,仇公武直接表示要立傻子光王李怡為皇帝,其它太監也沒有不同意,于是李怡就成功登基了。 
繼承了皇位的李怡改名李忱,他一上位,所有人都傻了眼, 他非但沒有像眾人想象的那樣不知所措,反而對處理政務非常熟稔,好像久經磨練的儲君一樣。大家才知道,這么多年他的瘋傻都是裝出來的。他重新把持朝政,把那些和宦官沆瀣一氣的大臣們全部捉拿,鏟除,把大權全部奪回在了手中。第二,唐宣宗打擊了宦官的勢力,勤政親為,朝政開始清明,國家也變得更加美好。第三,他開始整頓軍事,收復河湟之地,當機立斷,派兵收回了河湟之地三州七關,對鞏固唐版圖,做出重大貢獻。后人還將唐宣宗稱他了“小太宗”。最后,唐宣宗輕徭薄賦,削弱藩鎮勢力,鞏固中央集權,在位期間大力削弱藩鎮勢力,使得大唐皇權回歸,出現末世盛世景象,被稱為“小貞觀”。 
真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忍了這么多年,終于成功當政,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如果唐宣宗在位時間再久一點,或許唐朝的命運又會大有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