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算了一下自己的社保,發現很悲劇。2004年開始交社保,預計到2037年60退休。交了32年社保,一切基數按照上海市最低標準基數計算。總計公司加個人要交105萬社保,公司80萬,個人25萬。其中養老個人賬戶19.5萬本金。2000年到2017年上海市社保基數復合增長12%年,后面再逐步降低,2017年以后我按照7%年均復合增長計算基數。好壞就不說了,大家自己看看了! 很多人談了社保公司繳納部分是占了便宜,我想說任何公司招聘都有人事預算。對每一個崗位都有明確的工資預算,這個工資是要計算社保支出的。那有沒有可能國家減免了公司繳納的那一部分后,公司沒有給個人直接轉變成利潤? 我個人認為是必然的,但是不會是全部。除非全國民營和外企都約好不給,實際情況不會這樣。企業出于人才競爭和企業發展必然對人進行爭奪,在企業利潤提升的基礎上多支付員工的薪水。我們做出減少單位社保對個人沒有好處的判斷基礎是假設企業在利潤增加的基礎上是缺乏道德,會把利潤全部裝進老板口袋。時代不同了,在經濟環境比較好的地區,已經不大會這樣了。完全依靠壓榨員工換取利潤的低端制造業本來都不多了,大部分企業都是希望擴大規模和市場占有率來提升企業利潤。當然我們還有很多中小企業是不給員工支付社保的,尤其是流動性很大的低端服務及制造業。 唯一可以預見的是,2030年以后退休工資基本會逐步向低保的水平靠攏。而且公務員和企業兩條線的差別應該逐步縮小,養老還要多做各個方面的貯備,社保只能做一部分養老收入。現在大多數人是把養老金作為養老唯一收入。 其他網友的意見: sbdqq 怎么交社保最劃算? 1.按最低金額最低年限交最劃算,因為你多交了一倍的社保,不但不能多領一倍,多半倍都領不到。 即便以后能領到所謂有養老金,也是很少的。現在退休的人之所以領的挺多就是因為人口紅利以及經濟高速發展,以后這兩點都不存在了。我甚至更加悲觀,70年以后出生的人要領的時候指不定延遲退休到多少歲了,到時候來個70歲才能領,也不要奇怪。案例:今天巴西就出現大規模流行了,因為政府要把退休年齡延遲到65歲以及必須交滿30年。 和風俠客 對于有單位(事業單位不同于企業)的人,交社保和住房公積金,絕對是大賺的,性價比很高的投資產品。為什么,因為單位交大頭。 白衣果凍 作為保險,無論是什么保險,首先要有一顆“慈善”的心。因為保險的本質就是一種互助式風險管理手段。你獲得了理賠,說明你出險了,但財務上你賺了;你沒有獲得理賠,說明你一切順利平安,但財務上你賠了。壽險對應的風險是活的太短;養老保險對應的風險是活的太長。 gukuaijia 其實 退休年齡真的是非常敏感的變量因素 假設預期壽命80歲 20歲開始交社保。
其實不用細算,社保肯定是不劃算的,無論從任何角度分析。所有的費用都是同時轉嫁給企業和個人,企業不劃算,個人當然也不劃算。再看下年齡結構,等咱退休的時候,交社保的人比現在少很多,等著取社保的人比現在多很多,那必然只有兩個結果:延遲退休,或者社保金縮水,或者兼而有之。現在就在傳什么養老金缺口,到30年之后再看看,什么是真正的缺口。 genepcr 社保現在只不過是國家強制幫你們存錢養老而已。免得10%的人發揮本來的優勢搞得多多的,剩下90%的到老了鬼都沒有剩下一個擺著餓死。當然,現在人都嘴硬,各個都覺得自己是10%。我以前總以為我是那10%,現在我發現,一不小心就是那90%了。 pp06021361 根據微觀經濟學的觀點,稅收不管是對供應者收還是對需求者收,最后都按一定比例是平攤到兩者身上的。而社保可以看作是一種養老稅。企業替你交的那部分大頭,必然也是源自于你創造的價值,如果國家不強制收這個養老稅,部分是會給你的。當然你可以說經濟學只是理論,不適用于中國經濟…… steven_dwb 對于jisilu的人來說,即便是單位幫你交,自己只需交個人部分,可能也是虧的。因為個人賬戶的錢是按1年期定期利息算,目前1.5%,即便無腦買入分級A,年化也能到6-8%左右。細算的話,即使按比例把統籌分攤到你頭上,恐怕還是虧的,何況還不是按比例分攤統籌部分,你懂的。 AA4556 社保畢竟是一種保險,保險更多是保障。你們非要跟投資去比,覺得虧很正常。不是高管富人大咖什么的,勸你繼續交,至少交個15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