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之道網導讀:治療骨刺的偏方有哪些?骨刺就是我們常聽說的骨質增生,如今成為了許多人的困擾。那么今天養生之道網為你介紹治療骨刺的偏方有哪些。感興趣的話可以參考下文。1、治療骨刺的外敷偏方1.1、將陳醋500克入砂鍋煮開,浸入毛巾,溫熱敷病痛處,或者清洗浸泡患處,每次40—60分鐘,每日午、晚各1次。熱敷后,再做做腰背部運動、或按摩。同時用手壓擦骨刺。 療效:用于腰背部骨刺,一般2—3個月能見效,約半年可愈。 1.2、牛骨、干桑木各30克,木瓜20克,五味子12克,共研細末,以老陳醋調,加點凡士林,敷患處,每日1次,15天為1療程。 2、治療骨刺的內服偏方2.1、白花蛇干50克,剪碎,丹參100克,同浸白酒2500毫升,密封15天,每晚睡前服10—20毫升。(適于關節痹痛)。 2.2、桑椹750克(鮮品1000克),洗凈、泡發透,加水煮,每1小時取煎液1次,加水再煮,共3次。再合并,大火燒開,小火熬至較稠粘,加蜂蜜300克,煉至滴水成珠為度,每次開水沖服1—2匙,每日1—2次。(適于老人氣血不足、腰膝酸痛等)。 3、治療骨刺的實用偏方3.1、取狗骨頭150克,砸碎炒黃,白酒(50度以上)500毫升浸泡,3日后用生姜蘸酒擦患處,1日3次(最好同時喝此酒1蠱)。 3.2、用川芎末6--9克,山西老陳醋適量,藥用凡士林少許。將藥末加山西老陳醋調成糊狀,然后混入少許藥用凡士林調勻。隨即將配好的藥膏涂抹在患者增生部位,涂好后蓋上1層塑料紙再貼上紗布,用寬膠布將紗布四周固封。2天換藥1次,10次為1療程。 3.3、取白芍30克,木瓜、甘草各12克,雞血藤、威靈仙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劑。頸椎增生加葛根12克;胸椎增生加狗脊12克;腰椎增生加杜仲、懷牛膝各12克(亦適用于膝關節以下關節病)。此方重用白芍、若效果不顯可逐漸將其增至60克。若腹瀉,可加炒白術15克、茯苓12克,水煎服,1日1劑。 3.4、用雞腳250克,桑枝15克,洗凈同煲湯(用水量以一次食用量為宜)。1小時左右即可,吃雞腳喝湯。食用幾次后,腳跟不痛,即可以著地行走。 治療骨刺的方法1、避免劇烈運動:長期過度劇烈的運動或活動是誘發骨刺的基本原因之一。尤其對于持重關節(如膝關節、髖關節),過度的運動使關節面受力加大,磨損加劇。長期劇烈運動還可使骨骼及周圍軟組織過度地受力及牽拉,造成局部軟組織的損傷和骨髂上受力不均,從而導致骨刺。 2、及時治療損傷:關節損傷包括軟組織損傷和骨損傷。關節的骨刺經常與關節內骨折有直接關系。由于骨折復位不完全,造成關節軟骨面不平整,從而產生創傷性關節炎。對于關節內骨折的患者,如果能夠及時治療,作到解剖復位,完全可以避免創傷性關節炎和關節骨質增生的發生。 3、減輕體重:體重過重是誘發脊柱和關節骨質增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過重的體重會加速關節軟骨的磨損,使關節軟骨面上的壓力不均勻,造成骨質增生。因此對于體重超標的人,適當的減輕體重可以預防脊柱和關節的骨刺。 長骨刺的原因有哪些1、年齡:高齡是本病發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 2、職業:本病與職業有關。長期反復使用某些關節,可引起這些關節患病率的增加。如鑄造工的肘、肩關節,礦工的脊柱和膝關節,裝卸工的膝踝關節,駕駛員的肩關節,修理工和紡織工的腕關節,芭蕾舞演員的跖趾關節,長期從事刺繡、打字、伏案工作者的頸椎關節。 3、體質因素:體重增加使本來已遭磨損的退化的關節再加上重荷,更容易被破壞,因此本病多發生于負重較大的髖、膝、跟骨、腰椎等部位。 4、姿勢不良:如長期伏案工作者、睡眠姿勢不良、枕頭不合適者頸椎退行性病變的發病率特別高。這是由于椎旁肌肉韌帶及關節的平衡失調,張力大的一側易造成不同程度的勞損。 5、骨內靜脈淤滯及骨內高壓:以骨內靜脈淤滯為特征的骨血流動力異常及由此所致的骨內高壓,使動靜脈壓差縮小、營養血管的血流減少、營養障礙可引起骨小梁壞死,骨細胞壞死可能是誘發本病的原因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