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開了社群,事情一下子井噴出來,既要管理社群,又要保證正常的公眾號更新,連續好幾天腦子連軸轉,根本就沒有空閑的時候,但工作成效卻還沒有以前的一半,事倍功半,我發現,我面臨著一個棘手問題,即如何在多任務下保持專注、高效? 我的后臺經常收到這種提問: 有高三黨的求助,高考只剩一個月了,時間越來越寶貴,但要復習的東西太多,反而無法靜下心來學習,每天看似都在學習,但好像什么都沒學到。 有職場人士的困惑,月底有一個職業考試,每天奔波在工作、生活、學習之間,事情千頭萬緒,感覺腦子被堵住了一樣,做事、學習都越來越低效,雖然一直認真在努力堅持,但對結果越來越悲觀。 為什么越是認真努力,結果反而越是低效? 為什么越是在需要高效率的時候,高效率越是離我們而去? 在錯綜復雜的事情面前,究竟要怎樣做,才能保持專注、高效? 昨天,我用了小半個小時對自己做了簡單的心理干預,很快走出低效的迷茫,恢復之前的高效工作,這里將這一套方法做個簡單分享: 后退一步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首詩形容人的思維局限再合適不過,我們的心靈是和此時此刻的環境交織在一起的,所以我們的視角非常局限,如何在凡塵俗世中,保持心靈的相對獨立性? 佛家提倡出世,遠離俗世自然能保證心靈的敏感、純凈,道家提倡入世,在紅塵中修煉一顆強大超脫的心,但貌似很多人被紅塵迷了眼,不過,不管是佛家還是道家,離我們都太遠了,倒是瑜伽提供了一種很好的方式,即冥想,通過冥想訓練心靈的敏感、靈活,這種練習非常有效,但這需要時間的積累。 其實,心理學還有一個立竿見影的心理干預技巧,即“后退一步”,脫離眼前的紛紛擾擾,看到更廣闊的畫面。 比如,你正在看恐怖片,會不知不覺沉浸在劇情里面,隨著劇情演變而感到害怕,下次你再害怕的時候,盯著屏幕框看,你就會慢慢平靜下來,因為你知道,這只不過是一部電影罷了,這就是“后退一步”。 當你在面臨各種亂七八糟的事情,腦袋發懵、頭暈腦脹時,不妨問自己一個問題以“后退一步”: 你現在狀態不太好,哪里出了問題? 這個問題很簡單,但非常有用,因為它讓心靈成了“旁觀者”,而“面臨錯綜復雜問題的自己”成了被審查的對象,心靈超脫出了現實,理性自然回歸,就可以真正考慮自己面臨的問題。 后退一步,是一切改變的起點。 2 問題具體化 “問題具體化”是心理咨詢中一個非常有效的咨詢方式,有經驗的心理咨詢師都知道,當求助者把自身問題描述清楚,問題就已經解決了一半。 不管是高三學生,還是即將面臨職考的職場人士,乃至于我自己,在時間緊、任務多的情況下,這些任務就會糾纏在一起,成為一個巨無霸的大問題,在這種龐然大物面前,大腦直接宕機了。 但如果我們將這個巨無霸拆分,進行具體分析,我們會發現,原來它只是個充氣的紙老虎! 以我為例,我羅列出了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 (1)高效學習體系,如何通過互動輸出消化? (2)60天5+1本書,如何安排時間及激勵? (3)答疑及答疑小分隊如何優化? (4)個人公眾號如何保持更新? 。。。。 大約列了有7條,這些問題列出來之后,真的有一種感覺,一直在“嗡嗡嗡”超負荷運行的大腦,至少釋放掉了一半的內存垃圾,大腦又恢復正常運行了。 3 頭腦秩序化 搞清楚了問題,剩下的就是針對性解決問題。 對于錯綜復雜的事情,比如多門課程的時間安排,如果事先不制定計劃,這些事情就會繼續堵在大腦里,消耗大腦有限的資源,所以必須通過計劃,讓事情變得井然有序,這考驗制定計劃的能力,這里不再多說,只強調兩個原則:
1.要事為先; 2.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時,要懂得取舍。 4 及時還債 心理學有一個著名的蔡加尼克效應:我們天生有一種做事有始有終的驅動力,當一件事情開始后,會產生一種心理緊張,直到事情完成這種緊張才得以釋放,通俗講就是每個人內心都有一種完成欲,確保事情的完整性,拖延的人應該對此體會極深,哪怕身體在盡情娛樂,但心理不自覺會產生緊張、焦躁、擔心情緒。 蔡加尼克效應非常強大,并且不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對于已經開始還沒有完成,或者截止某個日期要做,但還沒有做的事情,會一直在大腦后臺運行,消耗大腦資源,所以必須羅列“蔡加尼克”清單,然后趕緊做完。 于我而言,本打算周末暫停更新公眾號,專心把社群推上正軌,但我發現我錯了,我也再次相信了心理學的一個實驗: 對明知道要做的事情進行拖延,它所消耗的心理能量會遠遠多于做事情本身。 所以,5日晚上熬夜寫了這篇文章,雖然夜已深,但寫到這里,感覺還是蠻爽的,感覺又減輕了大腦的運行負擔。 無債一身輕! 5 專注當下 注意力是所有高效率的前提,心理學的研究發現,注意力是一條倒U曲線。 隨著刺激的增強,注意力不斷上升,但刺激超過一定程度,注意力反而無法集中,這很容易理解,想想考試時,老師站在后面盯著看,再想做題,注意力都不知道飛到哪里去了。 對于時間短、任務重的情況下,可以想象,高考還剩一個禮拜了,職考還剩一天了,但還有很多東西不會,這種情況下學習,刺激程度簡直爆表,注意力也會因過度刺激而無法集中。 過度刺激,必須干預。 “四角呼吸法”是非常好的一個干預方法。首先環顧四周,找到有四角的東西,可以是一扇門,一扇窗,等等,然后: (1)看著左上角的角落,深呼吸并數到4; (2)將目光轉到右上角,屏住呼吸并數到4; (3)將目光轉到右下角,緩慢呼氣并數到4; (4)將目光定在左下角,默默對自己說“放松。。放松。。微笑”。 非常簡單,通常一次就可以,一次不夠就再來一次。 至此,整個干預結束,分別是“后退一步--問題具體化--頭腦秩序化--及時還債--專注當下”,當面臨復雜的任務,或者在deadline前驚慌失措,嘗試用一下這套干預方法,相信能夠撥開迷霧,高效前行。 高太爺說:今天統計了下,文章收藏數量居然是轉發的3倍,當場吐血一升,但真的不想吐著吐著然后習慣了,請小伙伴們幫忙轉發或置頂,太爺感激不盡。 關于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