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天邊的云,遠方的云,還有古建筑上的云。相信小君在說這句話時,各位已經抬頭望向天空了。 云這東西實在是很神奇,古人從商周時候就開始愛它,而且還把它雕刻在了各種木雕、青銅器、玉器上。 那么,雕云到底有些什么講究呢?為什么古人那么喜歡把它放在器物上呢?首先帶著大家漫游歷史長河,去看看“那些年,古物上的那些云!” 小君這里大膽的把歷史上云紋的圖案變化劃分為四個時期:商周、秦漢、唐宋和明清。 據史料記載,最早使用云紋的應該是商朝,比如下面這個: 你看,這些線條都是由回旋形構成,這勾一下,那勾一下,而且還是連成一片的,故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勾連云雷紋”!各位看看,是不是很像指紋呢。 “勾連云雷紋”是商朝青銅器經常使用的, 可到了秦漢,就變成了這種: 是不是比商周時候的更像云彩了,而且還更飄逸,這叫——云氣紋! 而到了唐宋,眾所周知,唐朝乃開放性、包容性最強的朝代,因此這個時候的云紋大多造型夸張,奇麗,多以卷云紋為主。(如下圖) 明清時,古建上的云紋又多出現這樣的: 如意云紋!你看看故宮里好多宮殿的云紋都采用的這種樣式。 “為啥單單偏愛云呢!”云紋裝飾體現的是一種歷史的變遷,朝代的特點,古人之所以這么愛云,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吧: 一、云,云,云,有云就有雨??!有云就會下雨嗎?這問題估計連小學生都能回答:當然不一定會下雨??稍诠糯?,由于自然知識的缺乏,人們都認為有云就會有雨,而雨就是農業豐收的根本?。★L調雨順嘛,所以人們都希望天空中能多出現點云,這樣雨就有保證了。 據資料記載,古人大約從商周時候起就開始有祭云的儀式,清朝雍正時,更是在故宮邊給云娘娘建了個廟——凝和廟! 二、云,云,云,有云就能成仙!云這東西,在天上總是飄忽不定,一會這個樣,一會兒又變個樣!在古人心目中,神仙都是住在云層之上的,你看《西游記》里,幾乎所有的神仙都是駕著云。 因此,云在古人心中,尤其在帝王們心中,那就是得到成仙的標志啊。 你看漢代的“云氣紋”,整個兒一皇帝老兒流著哈喇子想得道成仙的完美體現。 據郭子橫的《洞冥記》里寫道,當時漢武帝就把自己的一個宮殿里各種布置成云紋的裝飾,為的是啥呢?很簡單,他覺得自己這樣離神仙最近,而且死了以后,自己的靈魂可以駕著云彩升天!純粹一YY界的大神啊! 三、云、云、云,一般人還不讓用呢!云紋的裝飾還體現著社會的等級,像在漢代,一般人家可是不準用的,它體現著皇帝祈求長生不老,皇權永固的思想。 同時,云紋還是吉祥的象征,你看咱08年奧運會不就用的是祥云來裝扮火炬嗎! 云紋裝飾,是中國古人審美體驗、宗教寓意和時代特點的完美結合,大家會發現,云紋的變化體現的是從抽象到具體,單一到多樣化,商代的“勾連云雷紋”根本不太能看出這是云,而到了明清的如意云紋,幾乎就很逼真了。 細節處體現精妙,中國的古建就是這么一個理兒! |
|
來自: 好心情oouy6can > 《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