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了解三國歷史都是從三國演義中知道的,大部分人都以為諸葛亮死后的接班人是姜維,但是事實上并不是這樣,這只是三國演義撰寫的,并且真實。 諸葛亮 在歷史記載中,諸葛亮的接班人有四個人,最終接班人卻是蔣琬,其他幾個人都是諸葛亮的一個幌子,這幾個人包括姜維、魏延、楊儀、蔣琬、費祎。為了爭奪接班人位置,魏延和楊儀競爭,楊儀嫉妒蔣琬,費祎在這幾個人之間扮演給諸葛亮告密的角色。 魏延與楊儀 魏延一直將自己比喻成能匡扶蜀漢的韓信,認為諸葛亮死后的位置肯定是自己的,不僅和楊儀不和,和文官都不對付,楊儀又覺得魏延就是一介武夫,不能成大事,和其他幾個人相比,論資歷自己是最老的。 魏延 其實魏延和楊儀都錯了,諸葛亮一直到死都沒有明確接班人選,就是提防著魏延和楊儀,倆人一文一武確實有才能,但是一個沒有謀略一介武夫,一個心胸狹隘,任何一個是接班人都是蜀漢的一個禍患。 諸葛亮一開始看中的就是蔣琬,蔣琬沒有魏延和楊儀的毛病,并且沉穩踏實。在諸葛亮死后,蔣琬既沒有表現出悲傷,也沒有表現出高興,簡直和劉備一個級別境界的。 蔣琬 蔣琬也知道,如果自己在諸葛亮死后表現悲傷必定動搖軍心,但是如果自己高興別人一定會說自己好大喜功,這對蜀漢都是不利的。這樣的蔣琬后來果然繼承了諸葛亮的位置,當上丞相并且兼任大司馬。 諸葛亮對于費祎墻頭草的性格比較了解,生前許費祎于重任,卻暗地里給后主密信遺書,說自己死后蔣琬可以繼承自己的位置。 費祎 蔣琬在當上丞相之后,對諸葛亮的戰略決策也有思考,后來制定了聯合孫吳從水路進攻曹魏的戰略部署,還有提議姜維作為涼州刺史等,但是還沒等到蔣琬的戰略開始實施,就得病不治身亡,這也算是得到了善終吧。 在諸葛亮的幾個接班人中,恐怕只有蔣琬是唯一一個得到善終的接班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