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漢爭霸發生在項羽分封天下之后,能夠分封天下代表當時項羽已經擁有了將整個天下擁入囊中的能力和聲望。但是“時項籍之無志,不帝天下,稱霸王乃以強諸侯自居也。”項羽作為舊戰國人,缺乏天下概念,在用人方便偏重楚國人。自負導致最嚴重的的后果就是導致身邊的人才流失,到了敵營反過來打自己,今天來說說項羽錯過了三位可以改變歷史的三位離他而去的人才。 1.韓信 韓信曾經評價項羽:項王經常為那些受傷的士兵感到哭泣 甚至流淚 婦人之仁。韓信原本要跟項羽打天下,無奈在楚營中只能做個微不足道的小兵,關鍵時候為項羽獻計策,卻遭項羽尷尬的嘲笑。一怒之下投奔漢王,結果漢王慧眼識才,直接給了個大將軍,徹底收服這員大將。 > 2. 陳平陳平曾經這樣評價項羽:項王 只看重對自己絕對忠誠的人不任用人才 除了外戚和心腹都不善用和聽信。陳平屬于那種中觀層次的謀略家。陳平經常給劉邦出的是計謀,而且屬于陰謀詭計類型的計謀。連他自己都承認他自己所做所為有傷天和,認為對自己后裔不好。,但是戰場得勝才是關鍵,所謂兵不厭詐,誰還會在意這些呢 3.英布本是項羽親封的“九江王”,本劉邦策反叛變項羽,是項羽的實力大大受挫。 對于自己人,項羽給誰給過兵權嗎?這也是許多人說劉邦知人善任手下人才濟濟,項羽手下沒幾個統帥之才的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