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患者信息及影像 患者:女性,2歲4個月。 主訴 : 發現腹部包塊10余天。 現病史: 10余天前患兒因自述間斷腹痛時,家長觸摸患兒腹部 發現腹部包塊。患兒無發熱,無血尿,無惡心嘔吐,食欲、食量無變化,間斷腹痛可自行緩解。至當地醫院行腹部B超檢查發現左腎占位性病變,遂來我院就診。 查體:左側腹部略膨隆,未見胃腸型及蠕動波,腹軟,無壓痛、反跳痛,左上腹可觸及一大小約10.0×8.0cm包塊,質硬,邊界尚清,輕壓痛及叩擊痛,活動度尚可,移動性濁音(-),腸鳴音正常。 既往史: 既往體健,否認肝炎、結核等急慢性傳染病史,無外傷、手術史。無輸血史。血型不詳。無藥物、食物過敏史。預防接種隨當地。患兒系第二胎第二產,足月順產,無產傷及生后窒息史。生后母乳喂養。 實驗室檢查: 無。 超聲: 無。 CT/MRI掃描: 腹部CT檢查:西門子雙源CT,掃描序列包括:平掃、增強掃描實質期及排泄期。掃描參數:層厚5mm,層間距5mm;管電壓100kv,電流57-223ma,螺距1.2。患者采用仰臥位,掃描范圍從肝上緣至髂棘水平。(如圖1~9) 二、病例問答挑戰 答案分割線 問題一解讀 答案: B 該病例腎實質期可見腫塊明顯包繞一支動脈血管;平掃圖像未見明顯鈣化灶,增強圖像顯示病灶為輕-中度強化,排除A,C。仔細觀察,腫塊位于左腎上極,腎皮質不完整,但腎臟本身位置無明顯移位,排除D。 問題2:該病例在CT掃描基礎上,關于病灶的定位,下列哪項描述正確?(單選) A. 腹腔 B. 腎 C. 腎上腺 D. 腹膜后 答案分割線 問題二解讀 答案: B 所示CT圖像顯示病灶位于左腎上極,左腎皮質不完整,局部缺損,左腎整體輪廓無明顯受壓移位征象。不考慮腹腔及腹膜后來源;因腫塊較大,左腎上腺顯示不清,但腫塊的最大截面在腎臟,故定位為腎源性。 問題3:根據以上臨床資料與CT表現特點,該病例最可能的診斷為下列哪一項?(單選) A. 腎母細胞瘤 B. 腎癌 C. 神經母細胞瘤 D. 腎透明細胞肉瘤 E. 淋巴瘤 答案分割線 問題一解讀 答案:D 手術所見:切開左側后腹膜及腎周脂肪囊,見左腎被一實性腫瘤占據,未見正常腎臟組織,形態欠規則,大小約12×10×9cm,包膜尚完整,內側部分腫瘤已突破包膜,用與周圍組織臟器(腎上腺、胰尾、結腸系膜、腹主動脈、脊柱旁)粘連緊密。 病理所見: 三、診斷分析思路 CTU示左腎區巨大占位性病變。左腎體積明顯增大,形態失常,左腎區見一巨大不規則軟組織腫塊,范圍約8.4×7.6×15.0cm,分葉狀,內密度不均勻,增強掃描呈中度延遲強化,局部包繞血管,周圍結構明顯受壓移位,病變與部分鄰近結構分界不清。左側腎上腺顯示不清,腹膜后未見腫大淋巴結。肝臟未見明顯異常。 (1)發現病變與認證:左腎區巨大腫塊,與腎分界不清,增強掃描有中度延遲強化。 (2)定位診斷:腫塊與腎分界不清,上極正常腎實質缺失,呈喇叭口樣改變,但腎整體輪廓無明顯移位,定位腎臟源性腫瘤。 (3)定性診斷:兒童腎臟巨大軟組織腫塊,不均勻強化,首先考慮惡性腫瘤。 四、診斷與鑒別診斷 本組病例首先要定位準確,定位為腎來源性腫瘤;一般而言,腎源性腫瘤腎臟的正常輪廓及腎皮髓分界消失,腎盞、腎盂有破壞, 即使腫塊呈外生性生長,與腫塊相交部分腎皮質仍有不同程度的破壞,并且腎臟本身移位不明顯。左腎巨大腫塊,不均質強化,結合年齡,考慮惡性腫瘤不難,但繼續細化惡性腫瘤的類型存在一定困難。 (1)腎母細胞瘤:是兒童最常見的腎臟惡性腫瘤。腎母細胞瘤與腎透明細胞肉瘤發病的年齡分布相同,但影像學表現存在少許差別。a:腎透明細胞肉瘤容易侵犯腎外組織,并包繞血管;b:腫瘤血供豐富,腫瘤實性部分強化明顯;c:腫瘤密度更混雜不均;d:可見鈣化;e:腎外骨轉移多見。 (2)神經母細胞瘤:與腎透明細胞肉瘤的鑒別要點在于定位。神經母細胞瘤是起源于腎上腺的惡性腫瘤,對腎臟是外壓性改變,增強掃描顯示腎皮質是完整的。神經母細胞瘤形態更不規則,更容易包繞大血管。 (3)腎癌:是成人好發的腎惡性腫瘤,但在兒童及青少年中很少見。腫瘤一般體積不大,強化方式輕-中度,可見鈣化。 病例供稿:山東省醫學影像學研究所 張琰 專家點評 腎透明細胞肉瘤(CCSK)是一種兒童罕見的腎惡性腫瘤,約占兒童腎臟腫瘤的2-9%,與腎母細胞瘤影像學表現相似,但在臨床治療和預后方面存在較大差異。CCSk通常為單側,多伴有壞死及不同大小和數目的囊性改變。腫瘤實性部分血供豐富,增強掃描呈明顯強化,液性密度區無強化,兩者可交錯分布顯示,稱為“虎斑紋”征;約25%的病變可見鈣化;CCSK容易發生骨骼轉移。臨床檢測兒茶酚胺多為隱性。 本組病例囊變部分較小,但位于病灶邊緣部分;病變包繞腎血管,但是無鈣化及骨轉移,與腎母細胞瘤不易鑒別,需靠病理診斷。展示此病例的意義在于拓寬思路,特別是對于出現骨轉移、囊變壞死明顯及鈣化較多的病例應考慮CCSK的可能性。 點評專家:山東省醫學影像學研究所 孫叢 教授 快掃碼關注醫侃(yikantime),就差你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