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非。畢業(yè)于河北醫(yī)科大學中醫(yī)專業(yè),本科,中醫(yī)骨傷主治醫(yī)師。曾先后師從河北針灸泰斗高玉春,天津針灸大家廉玉麟。13年拜入陳師冰臺門下,2015年成為立新七針入室弟子,同年8月到重慶巴南陳立新針灸診所執(zhí)業(yè)坐診。 立新七針療法2016年初級班主講師之一 《靈樞·營氣第十六》原文: 黃帝曰:營氣之道,內谷為寶。谷入于胃,乃傳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專者,行于經(jīng)隧,常營無已,終而復始,是謂天地之紀。 故氣從太陰出,注陽明…上行至肝,從肝上注肺,上循喉嚨,入頏顙之竅,究于畜門。 其支別者,上額循顛下項中,循脊入骶,是督脈也。絡陰器,上過毛中,入臍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復出太陰。 《素問·骨空論第六十》原文: 黃帝問于岐伯曰:余聞風者百病之始也,以針治之奈何? 岐伯曰:…督脈者,起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庭孔,其孔,溺孔之端,其絡循陰器合篡間,繞篡后,別繞臀,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后廉,貫脊屬腎,與太陽起于目內眥,上額交顛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髆內,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其男子循莖下至篡,與女子等; 其少腹直上者,貫臍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huán)唇,上系兩目之下中央。 此生病,從少腹上沖心而痛,不得前后,為沖疝。 其女子不孕,癃痔遺溺嗌干,督脈生病治督脈… 從原文可以看出督脈的走行是比較混亂,甚至是前后矛盾的。 我們該如何看待?先思考歸納如下: 【起點】 1、督脈起少腹以下骨中央(魚頭) 2、與太陽起于目內眥(魚尾) 【別行】 1、支別者,上額循顛下項中,循脊入骶,是督脈也(魚背) 2、少腹直上者,貫齊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huán)唇上系兩目之下中央(魚腹) 請大家看看我們熟悉的太極圖,我把督脈看做陽魚,一從上起,一從下起,一循行于人體背側,一循行于人體腹側,看似矛盾實則一也。陽魚上小、下大亦有兩端,魚背、魚腹分行兩條線。從圖中我們看到魚頭即為人體少腹處,為陽氣匯聚之處,就是大家常說的下丹田或是命門所在之處,當為督脈真正的起始之處。上端魚尾陽氣由小變大之處,與足太陽膀胱經(jīng)同起于目內眥,其陽氣占據(jù)勢能優(yōu)勢,居高臨下如瀑布飛流直下。我們再看魚背走行在人體的陽面——背部,是人體最寬闊平坦的部位,走行這人體氣血最為旺盛的兩條高速公路,督脈與膀胱經(jīng),當氣血在其中高速相向穿行時會發(fā)生什么?(下文詳解)。 魚腹則走行于人體的陰面,腹側即為體內循行,貫臍、貫心、入喉、上頤環(huán)唇,上系兩目之下中央。我理解為在任脈的深面,與任脈走行并不矛盾。 我們通過督脈腧穴與膀胱經(jīng)背腧穴的橫向聯(lián)系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 【陶道】-------【大杼】:第一胸椎棘突下。 釋:陶道:制作陶器的轉盤。杼:織布機上的筘,古代亦指梭。頸椎的旋轉與胸椎的固定結合處,就像制陶的轉輪,大杼就像梳子式的工具可以給轉盤提供動力。 【身柱】------【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 釋:身柱:身體的支柱,肺主氣,給身體的支柱打氣,幫助支撐身體,同時身柱也支撐起肺吸納清氣。肺藏魄。 【神道】------【心俞】:第五胸椎棘突下。 釋:心主神明,神出入的道路。 【靈臺】------【督俞】:第六胸椎棘突下。 釋:靈臺:觀天象的臺子。《說文》督:察也。就是說站在觀察天象的臺子上觀察天象。這個部位是個高臺可以觀察天部的情況。 【至陽】-------【膈俞】:第七胸椎棘突下。 釋:至陽:當人體俯臥時,這里是人體最高的地方,也是膈肌所在,陽氣行至此當為一個關口,多有阻礙。 【筋縮】-------【肝俞】:第九胸椎棘突下。 釋:筋縮就是筋的伸縮范圍減小,當我們觸摸時會感覺緊張、僵硬、痙攣、腫脹、囊樣變,并有明顯壓痛。患者會有關節(jié)活動范圍減小,轉頭受限,彎腰困難,抬腿彎膝困難。筋一詞早在《內經(jīng)》中已出現(xiàn)。《素問·痿論第四十四》曰:“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素問·五藏生成第十》:“諸筋者,皆屬于節(jié)”。《說文》日:“筋,肉之力也。從肉從力從竹。竹,物之多筋者。”從力,指出了筋可以產(chǎn)生力量;從月肉旁者,明確了筋是肉性組織。《內經(jīng)》認為筋與脈、肉、皮、骨共為五體,為肝臟所主,氣血所養(yǎng),所以肝俞在其旁濡養(yǎng)之。 【中樞】------【膽俞】:第十胸椎棘突下。 釋:中樞:中央樞紐。少陽膽經(jīng)循行于人體的側面,為陰陽交會的樞紐;子時膽經(jīng)當令,子時亦是陰陽交會的時刻。 【脊中】------【脾俞】:第十一胸椎棘突下。 釋:中央戊己土,脾土位屬中央,脊柱亦為人體的中央,同屬脾土。脾土又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的源頭,可以濡養(yǎng)宗筋,亦是治療筋縮的主要方面。 【懸樞】-------【三焦俞】:第一腰椎棘突下。 釋:懸為托空不著之處,樞為致動之機。本穴治腰強直不得屈伸等癥,故名之以樞。人當仰臥之時,腰脊處約有數(shù)寸懸空,可以探手通過。本穴適當此處之上端,兩條豎脊肌之間,故名之懸,另此處為胸椎與腰椎結合處,也是相對的靜與動的結合處,樞紐處。而曰“懸樞”。小兒仰臥,懸空最顯,老弱疲乏者懸空較微。厥陰三焦,亦屬陰陽轉換至樞紐。 【命門】-------【腎俞】:第二腰椎棘突下。 釋:命,人之根本也,以便也。門,出入的門戶也。腎主藏精,精為陽的濃縮狀態(tài)。例如生活中的味精、酒精等,都是容易氣化的,反過來也可以認為是氣的凝縮狀態(tài)。好比:命門為爐灶。腎俞為液化氣罐。命門火又會加熱腎精腎水,促進由精轉氣。 【腰陽關】--------【大腸俞】:第四腰椎棘突下。 釋:腰陽關:元陰元陽相交處,寒冷關通行之所。大腸俞意指大腸腑中的水濕之氣由此外輸膀胱經(jī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