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詩詞名句,寫景狀物,植物花卉,荷花,荷葉,雨珠
【名句】 卻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還聚。
【出處】 宋·楊萬里《昭君怨·詠荷上雨》 午夢扁舟花底,香滿西湖煙水。急雨打篷聲,夢初驚。 卻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還聚。聚作水銀窩,瀉清波。
【譯注】 (夢醒后)觀庭院荷池,急雨敲打荷葉,雨珠跳上跳下,晶瑩的雨點忽聚忽散。
【說明】 《昭君怨·詠荷上雨》是宋代詩人楊萬里的詞作。這首小令用輕松活潑的筆調寫自己夢中泛舟西湖和被雨驚醒后的情景。上片寫夢中泛舟西湖花底,驟雨打篷,從夢中驚醒。下片寫醒來所見景物,與先前的夢境相映成趣。本詞構思巧妙,意境新穎,夢境與現實對照寫來,曲折而有層次,極富變化,有很強的藝術魅力。
【賞析】 詞的前兩句寫作者夢中泛舟西湖的情景。作者夢到自己駕著一葉扁舟在西湖游玩,游過荷葉荷花下面,到處都是荷葉荷花的清香。接著兩句寫作者被雨聲驚醒所見?!皦舫躞@”,一“驚”字突出雨勢之急。 “卻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還聚”,兩句是作者在庭院觀荷所見之景。荷葉上的雨如珍珠一般,晶瑩透亮,不斷地跳動。雨初落在荷葉上,就碎成小粒的珍珠,一瞬間又聚成一顆大的,如此反復,饒有趣味。荷葉此時成了一只碩大的綠杯,它的每一次晃動都使得珍珠滾動聚合,等到雨水積聚多了,荷葉便無法承受它的重量,微微一傾,水珠便像水銀一般瀉入池中?!疤弊终f明雨下得很急,與上片的“打”字相呼應;以“水銀”比水珠,形象地寫出水珠在荷葉上滾動聚合的狀貌?!疤?、“散”、“聚”、“瀉”,四個動詞連用,把雨打荷葉,荷葉上水珠滾動,周而復始的情景寫得活靈活現。 這首詞的構思非常精巧,內容新奇,夢境與現實相互對照,富有動態,層次分明,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責任編輯:夏素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