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八月的蘇打水。我會把自己閱讀的外文書籍中,覺得比較有價值的信息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夠和各位朋友們一起進步。喜歡的朋友們不妨關(guān)注我。 今天介紹的內(nèi)容來自日本作家山崎拓己的著作《 “自我會議” 的教科書》 封面 1. 為什么需要自我會議? 在忙碌的生活中,一個人總是會被各種身外之事支配所有的精力。太多的身不由己之下,一天的短暫時間就轉(zhuǎn)瞬即逝。 好不容易停下來喘氣的時候,很多人不免會產(chǎn)生一個這樣的疑問: 我到底在忙些什么? 剛剛周末結(jié)束,馬上又到了周五。這一周我究竟做了些什么呢? 有時甚至你會不由得覺得: 這些都只是為了別人做的,而不是為了自己。 這樣茫然度日時,人就會漸漸產(chǎn)生一種無力的恐懼感,感覺命運根本就沒有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因為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應該要怎么去實現(xiàn),都沒有好好地考慮過。 自然就只能被動地完成別人交待的事情,度過沒有成就感的每一天。 針對現(xiàn)代人遇到的這些問題,作者在書中提出了 “自我會議” 這種解決方案。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困惑,那么不妨嘗試一下,用每天 10 分鐘的 “自我會議” 來直面自己的內(nèi)心。 自我會議可能會為你帶來如下的幫助:
2. 自我會議的流程 自我會議 人的思維總是千變?nèi)f化,集中注意力是一種有限的資源。(關(guān)于有效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可以參看我寫的這篇文章:這本教你如何集中注意力的書,提煉的干貨都在這) 因此,如果不給自己規(guī)定一個時間,來專門思考一些根本性的問題(例如自己真正的想法,現(xiàn)在最應該做的事情等等)的話。那么人的注意力就會迷失在各種各樣近在眼前的事物當中,無法長遠思考。 “自我會議” 就可以為你提供這樣的契機。通過養(yǎng)成每天進行自我會議的儀式,可以明確自己的目標,并且不斷調(diào)整自己的安排,讓每一天的努力都發(fā)揮最大的價值。 你需要盡量保證 10 分鐘(或者更多)不被他人打攪的時間。期間按照下面的這個簡單流程來進行自我會議。 一、提出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 二、 針對每一個問題向自己提問:“我的目標是什么?” 三、進一步提問:“該如何實現(xiàn)這個目標?” 四、 把回答用待辦事項的方式記錄下來,安排進你的日程表當中。 我們就以一個老大難問題:“如何早起” 為例,演示一下對應的會議流程: 一、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 回答:早上賴床起不來。 二、目標是什么? 回答:早上六點半起床,進行早讀。 三、要怎么實現(xiàn)目標? 回答: 1. 晚上少刷手機,早睡。 2. 把鬧鐘放遠一些。 3. 打開空調(diào)的制暖,讓自己容易走出被窩。 四、待辦事項記錄: 1. 睡前把手機放遠。(滿足了 1,2 條的要求) 2. 設(shè)定空調(diào)定時。 類似這樣。通過把問題逐一進行分解,來看清自己接下來最需要去做的事情。這樣就不會在面對一堆任務(wù)時,如同無頭蒼蠅一樣不知從何下手。 3. 讓自我會議成功的小訣竅 自我會議的實施非常的簡單,為了盡可能提高效率,發(fā)揮最好的效果,作者還介紹了一些關(guān)于自我會議的小訣竅。供大家進行參考。 平常工作太忙,抽不出時間怎么辦? 你可以像和領(lǐng)導進行會談一樣,給自己劃出一個固定的時間。或者提前一天安排進自己的行程表中。時長如果難以達到 10 分鐘,那適當縮短也行,但必須有確切的時間安排。 例如上午 10 點半開始。到時你必須停下一切其他的工作,認真地投入和自己的對話當中去。如果你想著 “今天上午隨便找個時間”,那最后很可能就不了了之了。 你必須認真地和自己的內(nèi)心交流,才能聽見它的聲音。時間的規(guī)劃安排是最為重要的前提之一。 自我會議無法得出結(jié)論怎么辦? 一次短時間的自我會議當中如果無法做出結(jié)論,如果不是緊急事務(wù)的話,放到下一次的會議中在進行討論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但在這個之前,最好將會議中思考的全部內(nèi)容用筆記錄下來。 通過把自己的思考記錄下來的方式,可以將面對的問題進行視覺化。方便人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也容易產(chǎn)生新的發(fā)現(xiàn)。記錄的形式可以使用邏輯樹或者思維導圖,但作者建議的最佳方式還是按條目逐條列出,這樣有益于最終落實到待辦列表當中。 如果實在是難以解決的問題,有時放棄也是一種有勇氣的選擇。 最后,自我會議是一種思維方式,所以不要忘記的是在進行會議時給自己一點心理暗示,例如在心里說 “自我會議開始了!” 來進行思維調(diào)整。就像是自己在和自己討論一樣,用與平常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問題。或許就能在你絞盡腦汁思考時帶來新的發(fā)現(xiàn)。 以上,希望能為讀者您的學習生活和工作有所幫助。 |
|
來自: 知道吧 > 《網(wǎng)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