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所利用的能源主要來自于兩方面,一方面是太陽輻射能,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氣、太陽能、風能、水能等,其最終的能量都來自于太陽;另一方面是來自于地球自身的能源,主要包括核能、地熱能。 以電能的形式利用各類能源資源,是目前人類最為主要的能源利用方式,所以就有了火電、水電、核電、太陽能發電、風電、潮汐能發電等。 其中,以煤炭為原料的火力發電是當今世界主要的發電方式,但是由于其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導致全球變暖,常常被人們所詬病。而風力發電利用自然風能資源,不產生溫室氣體排放,對環境相對友好,正在成為各國大力發展的新能源。 中國風能資源分布圖 我國東部地區地處季風氣候區,風能資源蘊藏量豐富,但是我國東部地區人口稠密,城市眾多,人多地少,很少有大片土地可以來建設風電場,而地廣人稀的內蒙古地區,又有離電能消費市場較遠的劣勢。 內蒙古風電場 那么有沒有一個既有空間布局風電場,又離電能消費市場較近的地方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把風電場建設在海上,海面上建設風電場的最大優勢是不占用土地資源,同時海面摩擦力小,對風速的影響小,但是海面建設風電場的難度遠遠高于陸地建設。 海上風電場建設 長江三角洲地區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城市群,經濟發達,能源需求量大,所以我國在上海東南的東海大橋附近海面,建設了我國最大的海上風力發電場。 上海東海大橋風電場 上海東海大橋風電場總裝機容量達10萬千瓦,是歐洲以外全球第一個海上風電場、我國第一個國家海上風電示范工程,項目于2009年3月20日開始吊裝,2010年6月8日全部完成安裝調試、并網發電。 東海大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