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的累是源于不同傳授經驗
職場中從來就不缺打獨斗的精英,他們個人能力很強,責任意識、執行力也都很強,但他們不一定能帶領好團隊。因為“帥才”與“將才”是不一樣的。 怎樣才能管理好一個公司呢?在國內,大部分企業的生命周期都是十分的短暫的,通常周期為3-5年。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不懂管理。 在我們身邊,不乏夜以繼日加班、身先士卒的老板,他們一邊用“拼命三郎”的精神工作,一邊抱怨下屬的能力不夠。他們不知道,管理者的定位是什么?更不知道,正是他們的大包大攬,導致了下屬的能力“退化”,致使公司止步不前。 向管理要效益 職場中流行的一句話:“向管理要效益。”然而,管理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管理的主要對象是人、財、物,其中人是最主要的因素。只有懂得挖掘人才的優勢,就能在選人、用人的過程中揚長避短,將人才的潛力發揮到最大化。 取經團隊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 西游記中,唐僧師徒四人就是一個成功的典型,唐僧知道孫悟空本事大、脾氣也大,一定要管緊,所以必要時要念緊箍咒;豬八戒雖然小毛病多,但本事也不小,偶爾批評批評就行;沙僧人老實憨厚,耐力有余而自信不足,要時常給予鼓勵。每個團隊都有孫悟空式的干將,也有豬八戒、沙僧式的員工。 領導者需要做的,就是充分發揮大家的長處,讓員工們各安其位,自己則負責定戰略和市場,把握大局,如此一來,團隊的戰斗力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成功的老板需要靠什么? 一個成功的老板永遠都要懂得法治比人治更重要。在管理企業的過程中,往往杜絕人治,重視制度。公司的長遠發展在于治理,治理的關鍵在于制度。 如果公司沒有科學合理的制度,主要靠“人治”,那么或許可以繁榮一時,但是很難讓企業做到基業長青。許多百年老店公司告訴我們,靠制度管理的公司才能持久地發展下去,制度才是真正的老板。 華盛頓之所以偉大,關鍵在于他帶領美國人民締造了《美利堅合眾國憲法》,并讓每個美國人都遵守這部《憲法》,雖然華盛頓早已不在,但是美國人還是按照這部《憲法》在做事,這就是制度的重要作用。因此,制度才是真正的權力擁有者。 一個成功的老板,在管理企業的過程中,從不以權壓人,而是采用“心治管理”。一個只會管事的人只能叫“總管”,一個會管人的人才稱得上是領導者。 管人要就管心開始 管人的精髓在于管心,管好了人心,你才能人心所向,才能讓員工從行為上、精神上都有一種自動自發的意識,使大家為團隊的目標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并形成一種職業化的習慣,最終實現員工的自我管理、自我發展和自我進步。 管事先管人,管人要管心,從心開始做管理,你才能成為優秀的管理者一個成功的老板,在管理企業的過程中,往往會表現出超群的智慧,能贏得下屬的敬佩和擁護。與此同時,他們還要有較好的內在品格和個性魅力,這樣一來,他們的威信就會逐步樹立起來,大家都會心悅誠服,聽從他們的安排和管理,這樣就很容易將工作做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