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個文盲皇帝, 不喜朝政, 卻喜愛木匠活唔哩頭條 朱由校,是明朝著名的昏庸 皇帝,他信任宦官,用魏忠賢。更可怕的是,這樣一個堂堂的 皇帝竟然大字不識一個,豈不叫人啼笑皆非。
朱由校是明神宗朱翊鈞的孫子,因神宗在位時只顧自己尋歡作樂,無暇顧及皇太孫的讀書問題,明光宗又是一個短命的 皇帝,因此,16歲的朱由校繼位時,文化程度很低,堪稱“文盲 皇帝”。由于沒有文化,朱由校發布命令指示,只能靠聽讀別人的擬稿來決斷。朱由校又不愿意全聽別人擺布,就不懂裝懂,草詔、上諭,經多次涂改,往往弄得文理不通,頒發出去,朝野人士看了啼笑皆非。
有一次,江西撫軍剿平寇亂后上章報捷,奏章中有“追奔逐北”一句,原意是說他們為平息叛亂,四處奔走,很是辛苦。 皇帝身邊的一個叫何費的太監胸中也沒有多少墨水,念奏章時,把“追奔逐北”讀成“逐奔追比”。解釋時,把“逐奔”說成是“追趕逃走”,把“追比”說成是“追求贓物”。天啟帝聽了大發雷霆。江西撫軍不但未得到獎賞,反而受到“貶俸”的處罰。
有一年,扶余、琉球、暹羅三國派使臣來進貢。在金殿上,盡管使臣遞上的是用漢文寫的奏章,宦官魏忠賢接了,由于也是目不識丁,忙轉手遞給天啟帝,朱由校裝模作樣地看了半晌,把進貢的奏章當成是交涉什么問題的奏疏,不由大怒起來,將奏章往地下一擲,說:“外邦小國好沒道理!”說罷拂袖退朝。
朱由校雖然厭惡朝政,但他十分喜歡木匠活。他心靈手巧,對制造木器有極濃厚的興趣,凡刀鋸斧鑿、丹青髹漆之類的木匠活,他都要親自操作。他手造的漆器、床、梳匣等,均裝飾五彩,精巧絕倫,出人意料。
不過,這么一位有特色的 皇帝卻十分短命,二十三歲那年,他因落水生病,服用“仙藥”而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