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L即Unified Model Language,是一種建模語言,也是標準建模語言。在軟件開發中,當系統規模比較復雜時,需要用圖形抽象地來表達復雜的概念,讓整個軟件設計更具有可讀性,可理解性,以便盡早發現軟件設計時存在的潛在問題,從而降低開發風險。同時,也極大地方便了業務人員與開發人員之間的交流。 億圖UML模型圖繪制軟件 UML標準建模語言中5種主要的類型圖: 1、用例圖:指的是從用戶角度來描述系統功能,并且指明各功能操作者。 2、靜態圖:包含的是類圖和對象圖。類圖是一種靜態模型類型,是用來表示類之間的聯系、類的屬性以及操作,在系統的整個生命周期都是有效的。對象圖則是類圖的一個實例,使用的標識幾乎與類圖一致,但是其生命周期有限,只能在系統中某一時間段內存在。 3、交互圖:包含的是時序圖和協作圖,是用來描述對象之間的交互關系。時序圖強調的是對象之間的消息發送順序,是對象之間動態合作關系。協作圖則是用來描述對象之間的協作關系,既顯示對象間的動態合作關系,又顯示對象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時序圖用來強調時間和順序,協作圖則用來強強調上下級的關系。 4、行為圖:包含的是活動圖和狀態圖,是用來描述系統的動態模型于組成對象之間的交互關系。活動圖描述的是為了滿足用例要求所進行的活動以及活動間的約束關系,方便識別并進行活動。狀態圖是類的補充,是用來描述類的對象所有可能的狀態以及事件發生時狀態的轉移條件。 5、實現圖:包含的是部署圖和組件圖。部署圖是用來表示建模系統的物理部署。組件圖則用來表示建模軟件的組織以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 UML建模時常見的9種圖: 1、用例圖: 用例圖是需求分析的產物,主要是用來描述用戶是如何使用一個系統的,是用戶所能觀察和使用到的系統功能的模型圖。 2、類圖: UML類圖,是用來描述系統中的類以及各個類之間的關系。系統中可以有多個類圖,單個類圖則只是表達了系統的一個方面。類圖可以幫助我們在正確編寫代碼之前對系統有個很全面的認識,是建模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圖。 3、對象圖: 對象圖描述的是一組對象之間的關系,而不是類之間的關系。它是類圖的變體,但是又與之不同,對象顯示的類的多個對象而不是實際的類。 4、活動圖: UML活動圖,顧名思義就是UML的動態模型的一種圖形,對于系統的功能建模特別重要。它用來描述滿足用例要求所要進行的活動以及活動間的約束關系,有利于識別并行活動。簡單來講,就是表示在處理某個活動時,兩個或者更多類對象之間的過程控制流。 5、狀態圖: UML狀態圖,用于顯示狀態機,即描述一個對象所處的可能狀態以及狀態之間的轉移。用狀態圖建模可以幫助開發人員分析復雜對象的各種狀態的轉換,以及對象何時執行怎樣的動作。 6、時序圖: UML時序圖,又叫序列圖或者順序圖,是一種用來描述對象之間傳送消息的時間順序,是用來表示用例中的行為順序。 7、協作圖: UML協作圖(又叫通信圖)是一種作用于顯示對象之間如何進行交互以執行特點用例或用例中特點部分行為的交互圖,它強調的是發送和接收消息的對象之間的組織結構。 8、組件圖: UML組件圖(又叫構件圖),是用來描述在軟件系統中遵從并實現一組接口的物力的、可替換的軟件模塊。它所表現的是一種系統靜態實現的結構,能夠幫助開發人員對系統組成達成一致的認識。 9、部署圖: UML 部署圖是一個用來描述系統的硬件配置和部署以及軟件的構件和模塊在不同節點上分布的模型圖。它能夠幫助系統相關人員了解系統中各個構件部署在什么硬件上以及硬件之間的交互關系。 UML中的各種圖之間的區別: 1、各有其側重點:比如說用例圖側重于描述用戶的需求,而類圖則側重于描述系統的具體實現。 2、所描述的方面各不相同:比如類圖是用來描述系統結構的,序列圖則是用來描述系統行為的。 3、抽象的層次也不盡相同:比如頭見圖是用來描述系統的模塊結構,抽象層次比較高,而對象圖則用來描述具體的模塊實現,抽象層次就比較低。 本文轉自:億圖UML模型圖繪制軟件http://www./uml-diagram-introductio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