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場上放下武器向敵人投降,這在許多國家是不被接受的。 比如日本,堅決信奉不投降主義。在“二戰”中,他們的官兵寧愿用最后一顆子彈自殺,也絕不投降。而一旦成為俘虜,哪怕活著回到日本,他們也將受到巨大的壓力,再也抬不起頭來,連家人都會蒙受恥辱。 比如蘇聯,殘酷對待投降敵人的官兵。在蘇德戰爭期間,斯大林親自下令,“在戰斗中丟掉、撕掉徽章逃往后方或投降的指揮官和政治工作者將被視為逃兵。”“他們的家庭成員將……被逮捕。”投降官兵的家屬都要受到株連。 但在“二戰”中,這位美國將軍率領1.2萬美軍放下武器向日軍投降,成為一名戰俘。可他在戰后不但沒有受到什么處罰,還被美國民眾視為英雄。 他叫喬納森·溫萊特。 溫萊特于1883年8月23日出生在一個軍人家庭。1906年,23歲的溫萊特從西點軍校畢業,從此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 1940年,溫萊特來到菲律賓,成為麥克阿瑟將軍的下屬,擔任菲律賓師的指揮官。1941年12月7日,日軍突然襲擊美軍太平洋艦隊駐地珍珠港,打響太平洋戰爭。第二天,早已虎視眈眈的日軍大舉進攻菲律賓。 駐守菲律賓的美軍被打得措手不及,連連敗退,退守巴丹半島。當時情況十分危急,麥克阿瑟幾乎要拿父親留下的手槍自殺,與菲律賓人民共存亡。 就在這時候,美軍竟然臨陣換將,將麥克阿瑟調到澳大利亞墨爾本,統率在澳大利亞的美國部隊。溫萊特則繼任駐菲美軍中將總司令,統率駐扎菲律賓的美軍。 麥克阿瑟臨走前,曾對溫萊特千叮嚀萬囑咐,要他盡全力進行防守,還送給溫萊特一包雪茄和兩大罐刮胡膏。 溫萊特承諾堅守巴丹。然而,事與愿違,很快,陷于彈盡糧絕困境的美軍就在溫萊特的率領下,被迫向日軍投降。倒是麥克阿瑟留下的一包雪茄和兩大罐刮胡膏,讓溫萊特在戰俘營中派上了用場。 1942年5月5日,這是溫萊特在后半生永遠不忘的日子。他永遠記得,當日上午10時,他向美國總統羅斯福發出了最后一封電報。 在電報中,溫萊特充滿感情地說:“請告訴全國,我的部隊和我本人已經完成了所有人類能過做的一切,我們捍衛了美利堅合眾國和她軍隊的優秀傳統……我帶著深深的遺憾和對我頑強軍隊的無限自豪去見日軍指揮官了。再見了,總統先生!” 第二天,溫萊特帶領1.2萬美軍向日軍繳械投降。到此為止,日軍在菲律賓俘虜了9萬多名美國和菲律賓官兵。這是美國建國以來遭遇最大的一次軍事失敗。 在那以后,溫萊特以戰俘的身份,輾轉奧德內爾、馬尼拉、中國臺灣、朝鮮半島,最終到達中國奉天(今沈陽)的戰俘營。 在奉天,各國戰俘受盡折磨。就連溫萊特將軍也沒逃脫被毒打、羞辱的命運。 1945年,日本投降后,溫萊特終于獲釋了。他對前來營救他的戰俘營營救小組成員霍爾·雷斯慚愧地說:“我對不起祖國人民,在戰場上向敵人投降了。” 霍爾·雷斯安慰將軍說:“不會的,你已經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總統十分關心你的安危,美國人民視你為英雄。” 事實的確如此。溫萊特回到美國后,不但沒有受到處罰,反而被美國民眾視為國家英雄。因為他們認為,正因為他率部投降,才保全了很多美軍的生命。所以,溫萊特一回到美國,就迎來眾多媒體的報道,被《時代》雜志作為封面人物推出,還受到杜魯門總統的親切接見。 1945年9月2日,溫萊特登上了美國海軍密蘇里號戰艦的甲板,參加了日軍投降簽字儀式。有趣的是,當麥克阿瑟簽字時,溫萊特就站在他身后。 麥克阿瑟簽完字,將一支簽字用的自來水筆送給溫萊特,還開玩笑地說:“瘦猴子,如果你愿意,歡迎回來繼續帶你的那支隊伍。” 后來,溫萊特還真被任命為美國東部防區司令,繼續軍旅生涯,直到1947年退役。 |
|
來自: Loading69 > 《近代中國政治動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