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迪軍善楷書,尤精于小楷。歐陽修說:“善為書者以真楷為難,而真楷又以小楷為難。”書法之路本就不易,胡迪軍為何選擇了更為不易的小楷?這還要從他的書法之路談起。 ▲小楷《登樓賦》 一塊石碑開啟書法之路 小時候,胡迪軍老家前面有一個水閘,因為位于五塘上,俗稱“五塘閘”,如要乘船去滸山或余姚,都要從那里上船。在上船的埠頭上,橫鋪著一塊很大的碑,梅園石刻成,上面的字是“顏體”,寫得氣勢磅礴,結構雄渾,因為經受了無數人的踩踏,碑面已經極其光滑,使字跡顯得尤其自然。胡迪軍常去那里玩,每次去都要俯身細細地看那碑上的字,試圖了解碑上記載的故事。在他看來,那碑上的書法堪稱經典,他篤定古人鄭重其事地將之刊刻在石頭上的文字,一定是完美的,經典的。 ▲冊頁《世說新語》第一頁 上高中后,胡迪軍在舊書攤上買到了一本怎樣拓碑的書,然后開始在那塊碑上試驗,終于將它拓了下來。在他拓碑時,五塘閘已經廢棄了,沒有了來來往往的人。而他也已經能釋讀那上面的文字了,那是一方民國初年的墓碑,碑面向下,他看到的是碑背面的文字,這是一篇墓志銘。墓志以“天哉,豈非天哉?”的開頭導入整篇悲情的文字,墓主是一位受過新式教育的青年才俊,廣東順德人,不幸在二十三歲時染疾身亡。在他拓下這塊碑不久,這塊碑就被人截為三段,繼而不知所蹤。那張不太成功的拓片就成為了這塊碑唯一的影像。 這塊消失的石碑成了構筑他書法殿堂的牢固基石,引發了他心底對書法的強烈好奇,產生了不斷探究書法的動力。 ▲楷書《勸學篇》(請點擊圖片放大欣賞) 敦煌寫經,激發對小楷的熱愛 初學書法胡迪軍對主攻哪種書體并無概念,臨過隸書銘文《曹全碑》,也學過行草。高中時他借閱了一本書,是潘絜茲先生寫的《敦煌的故事》,里面講到敦煌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的五萬多卷經卷,后來大部分流失到國外,這些寫經具有很高的文獻價值和書法價值。而寫經書體多為楷書,而深刻于他腦海中的石碑上的文字也是楷書,于是他決定在楷書上下功夫。 ▲大楷立軸《弘一法師大巧若拙偈》 1993年春,胡迪軍去杭州考完美術專業考試后,到靈隱寺參觀,在陳列室第一次見到了敦煌寫經的實物,那是晚清諸暨人陳季侃在甘肅為官時購藏的經卷。他被那件寫經中工整精美的小楷深深震撼,此后他開始著手收集隋唐人寫經的書籍,也在博物館和私人藏家手中過目了大量敦煌寫經實物,并不斷進行臨習和研究,把小楷作為了他的主攻書體。 ▲中楷《巖棲賦》 小楷始創于魏晉時期,初唐時期政府設立弘文館,為政府培養楷書寫手。隋唐時期產生了以抄書為業的“經生”,小楷書法作為抄書的主要書體,達到了鼎盛。在楷書尤其是小楷的學習過程中,胡迪軍主要在初唐大家及隋唐寫經中徘徊。高中時代學歐陽詢的楷書《九成宮醴泉銘》,大學時期苦練褚遂良的小楷《倪寬贊》,工作后臨紹京書的小楷《靈飛經》。又學明代文徵明的小楷經典《離騷經》,現在轉向歐陽通的小楷《泉男生墓志》。雖學諸家,但對他影響最大的還是隋唐人寫經,學習跨度也最長,至今仍在不斷臨習。
沉浸于小楷世界,終有所獲 衛夫人《筆陣圖》說:“初學先大書,不得從小。”字要寫小,已經相當有難度,更何況是點畫有相對固定位置的楷書。楷書一難,難于“間架明稱”“自然合度”,因為楷書有非常嚴格的規范,評判標準非常明確,一眼就能看出缺點,容不得一點含糊。而小楷又因為字小,結構和用筆都要求精致,所以書寫時必須全神貫注,一絲不茍。小楷之再難,因為小,容易寫得局促,必須做到寬博而舒展,每個動作都必須有始有終,既有來路又有去處,才能體現書者技法的諳熟。在胡迪軍看來:要寫好小楷,只有多臨摹,多讀帖,勤思考,既要分析古人對結構、用筆的處理方法,也要勤于動筆訓練,沒有捷徑可言。 ▲小楷冊頁《廣藝舟雙楫》 欣賞胡迪軍的小楷作品,你很容易被他小楷作品的高古雅逸、氣定神閑風韻所吸引和感染。受隋唐人寫經的影響,胡迪軍寫小楷喜用烏絲欄,整體干凈利落,細觀每一個字,都在四方塊中極富變化,合而不同,違而不犯,“筆筆著力,字字異形,行行殊致,極其自然”。承歐體之嚴謹工整,剛勁婉潤,續褚體之端莊秀麗,平和閑雅,兼有文氏小楷的爽利秀勁,流暢空靈。其章法嚴謹,布局工整,分間布白,疏密齊整,中宮緊密。觀其小楷整體韻致,于平淡樸素中見俊美、于端莊凝重中顯功力,自有一種安容沉遠的不凡氣勢。 ▲小楷 臨《元昭墓志》(請點擊圖片放大欣賞) 胡迪軍的楷書作品也越來越受到肯定,自2009年起,曾入展第三屆中國書法蘭亭獎新人展、全國第三屆扇面書法藝術展、全國二屆冊頁書法展、全國首屆“趙孟頫獎”書法展、全國首屆書法臨摹展全國首屆楷書展等全國重要大展。 ▲全國首屆楷書展(2013年)入展作品(局部) 除了書法創作,胡迪軍還專注于地域書法、美術史研究,《一代宗師 千古流韻》、《東漢<三老諱字忌日碑>散記》、《唐人小楷<靈飛經>的前世今生》、《顏真卿書《殷踐猷墓碣稿》考》等多篇書法學術論文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目前正著手撰寫《慈溪書法史》,為地域書法的傳承貢獻自己的力量。靈飛經>三老諱字忌日碑> ▲楷書中堂《天一閣藏書記》(請點擊圖片放大欣賞) 書法,名寫字實寫心,胡迪軍在抄寫經文,沉浸小楷中,逐漸修成了一顆清靜之心,心無雜念,不崇名拜利,不為塵世所惑。“萬物靜中得”,“靜”是小楷賦予他的心境,也是他的作品給予我們的感受。于喧鬧世界,還有什么比這更可貴的呢?
胡迪軍 生于1974年5月,浙江慈溪人,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美術教育專業。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寧波市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寧波美術家協會會員、慈溪市書法家協會理事、慈溪上林書社理事、慈溪畫院畫師。 現供職于慈溪市陳之佛藝術館,擔任《陳之佛藝術館館刊》《慈溪書法》兩種期刊的責任編輯。多年來專注于地域書法、美術史研究,多篇書法學術論文發表于國家級刊物。兼擅書畫,尤精于小楷。多次獲得慈溪市人民政府文藝創作“月季花獎”政府精品獎。
書法作品入展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 第三屆中國書法蘭亭獎新人展(2009年) 全國第三屆扇面書法藝術展(2010年) 全國二屆冊頁書法展 (2012年) 全國首屆“趙孟頫獎”書法展 (2012年) 全國首屆書法臨摹展 ( 2013年) 全國首屆楷書展( 2013年) 書法作品入展浙江省書協主辦的: 紀念虞世南誕辰1450周年全國書法展(2008年) 浙江書法60年書法展 (2009年) 第七屆全浙書法大展 ( 2010年) 第五屆浙江中青年書法展 (2010年) “萬山紅遍”浙江省書法大展 ( 2011年) 第六屆浙江中青年書法展 (2012年) 第八屆全浙書法大展 (銅獎)(2013年) 浙江省第三屆“溫泉杯”書法大賽 ( 2013年) “美麗浙江,秀水之韻”浙江書法大展 (2014年) 第七屆浙江中青年書法展 (2015年) 第九屆全浙書法大展 (2016年) 第四屆浙江省溫泉杯書法大賽(銅獎)(2016年)
書法作品獲獎 “平復帖杯”首屆國際書法大展(上海市書協主辦)三等獎(2009年) “梨鄉水城杯”全國書法展(河北省書協主辦) 三等獎(2009年) “清風和韻”書畫攝影大賽 (寧波市紀檢委主辦) 書法二等獎(2010年) “紅色印象”美術書法攝影大展(寧波市委宣傳部主辦) 書法一等獎(2011年) “工行杯”寧波市第二屆書法篆刻作品大展(寧波市書協主辦)獲獎(最高獎)(2012年) 2012年“寧波市書學理論研討會”( 寧波市書協主辦) 獲獎論文(最高獎)(2012年) 浙江省書法教師教學成果展 (浙江省書協、浙江省教育廳主辦) 一等獎(2013年) “美麗寧波”文聯大展 (寧波市文聯主辦) 書法最高獎(2013年) “咱們工人有力量”職工書畫展(寧波市總工會主辦) 書法一等獎(2013年) 寧波市首屆小品書法展(寧波市書協主辦)獲獎(最高獎)(2016年)
書法論文發表 書法論文《從句章令滿鶱談南朝鑒書人》發表于中國書協主辦的《中國書法通訊》(2013年) 書法論文《一代宗師 千古流韻》發表于中國書協主辦的《中國書法通訊》(2014年) 書法論文《東漢<三老諱字忌日碑>散記》發表于《書法》雜志(2013年第5期)三老諱字忌日碑> 書法論文《武則天時期宮廷寫經考略》發表于《光明日報》2014年8月27日副刊 書法論文《葉元封與<湖海閣藏帖>》發表于《書法》雜志(2015年第2期)湖海閣藏帖> 書法論文《從句章令滿鶱談南朝鑒書人》發表于《書法》雜志(2015年第5期) 書法論文《南宋<王友度墓志>與張即之書風》發表于《書法》雜志(2016年第6期)王友度墓志> 書法論文《溪上印存綜述》發表于《書法》雜志(2016年第7期) 書法論文《唐人小楷<靈飛經>的前世今生》發表于《書法》雜志(2016年第12期)靈飛經> 書法論文《顏真卿書《殷踐猷墓碣稿》考》發表于《書法研究》雜志(2017年第2期) 編輯:它山麓 它山麓(ID:tashanlu)出品 |
|
來自: 曠世緣q33hh84b > 《書法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