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說如果拉肚子 吃吃藿香正氣水就可以緩解 然而,這藥能做到可不只是止瀉 不僅僅能治拉肚子 藿香正氣藥是一種中成藥,主要由藿香、蒼術、陳皮、甘草、紫蘇等中藥組成,具有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的功效,常用于外感風寒、內傷濕滯、頭痛昏重、脘腹脹痛、嘔吐泄瀉等病癥。 其中,“胃腸型感冒”就是本方的適應證。 此外,該方對流行性感冒、胃腸炎、胃神經官能癥、濕疹、蚊蟲叮咬、暈車暈船、蕁麻疹、中暑癥、過敏性紫癜等疾病,也有一定療效。 水劑比丸劑好用 藿香正氣藥有許多“兄弟姐妹”,包括藿香正氣丸、滴丸、軟膠囊、膠囊、口服液等。 為何有如此多種劑型?問題就在于藿香正氣藥的“祖師爺”——藿香正氣散。該藥的服用較麻煩,需加生姜 3 片、大棗 1 枚,同煎后服用的效果才好。 后世醫家為解決這一問題,就將藿香正氣散制成丸劑,稱為藿香正氣丸。隨著現代中成藥制劑技術的發展,又出現了藿香正氣水、藿香正氣液等多種制劑。 從藥效上看,湯藥、水劑的效果更好些,因其起效較快;但各種劑型的藥理作用基本是一樣的,僅在使用上有些許差別:
司機最好別挑「水」 曾發生過這么一個故事: 北京的一位司機在開車時,被交警發現面紅,于是進行乙醇檢查,結果測出體內乙醇含量超標,被認定為酒后駕車而收到罰單。該司機覺得很委屈,因他并未飲酒,只是在開車途中服用了兩瓶(支)藿香正氣水而已。 的確是這兩瓶(支)“水”害了他。藿香正氣水與一般的液體劑型(如藿香正氣液)不同,它屬于酊劑,即在藥物提取過程中,不用水作為溶劑,而用一定濃度的乙醇來溶解。 一般來說,藿香正氣水中的乙醇濃度在 10% 左右,但因同一種藥的品牌很多,質量標準不統一,故其中的乙醇含量也不一樣。有的甚至高達 20% ~ 40%。 人們少量地服用藿香正氣水,如一到兩瓶(支),經過一段時間的體內代謝后,乙醇含量應該檢測不到,或很微弱;但是,在剛服完不久,口腔中的乙醇來不及充分揮發的情況下,通過呼吸式乙醇檢測儀就有可能被測出來。 因此,司機應避免挑選這種藿香正氣“水”(酊劑),可選擇湯劑、口服液、丸劑、膠囊、軟膠囊等劑型。 ① 外感風寒、內傷濕滯所致胃腸型感冒,一般服藥1~3天后,癥狀緩解,即可停藥,沒必要繼續服藥“鞏固療效”。 ② 飲食宜清淡,服藥期間,不宜同時服用滋補性中藥,最好不吃甜食,包括水果、飲料等,因甜食有生濕作用,會降低藥效。 ③ 服藥兩天后癥狀未改善,或出現吐瀉,并有其他嚴重癥狀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④ 不宜與乳酶生、酵母菌等消化酶類藥物同用。 編輯:王大璐 大家都在看 投稿、合作,請戳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