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武功出少林 當年元朝大軍進軍汴梁,少林寺岌岌可危。時任少林住持為人間免遭禍害,特意深入蒙古大軍拜見忽必烈,利用佛家慈悲之理化解了這場人間災難。后來被忽必烈拜為國師。元朝定都之后,隨向天下下令禁止民間習武。但少林寺可以不受禁令的限制,隨意習武。 此后的幾十年里,少林寺便成了民間習武交流武藝的場所。每位江湖高人都把自己的絕學留在了少林寺,少林寺也因此達到了空前的規模。 二、太極拳的產生 陳家溝陳氏始祖陳卜在村中設立武學社,傳授子孫習拳練武。陳王廷(陳氏第九世)年老隱居,在隱居期間,依祖傳之拳術,博眾家之精華(戚繼光的《拳經三十二勢》),結合陰陽之理,參考中醫經絡學和導引、吐納之術,創造了一套具有陰陽相合、剛柔相濟之拳,既太極拳。傳至第十四世陳長興這一代,陳氏已僅專精于太極拳第一路和炮捶一路,亦現在人們練的陳式太極拳一路和二路。 三、太極拳派別 陳式太極拳——陳式太極拳由陳王廷所創。 楊式太極拳——楊式太極拳由楊露禪(1799~1872)所創。 武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由武禹襄(1825~1893)所創。 吳式太極拳——吳式太極拳由全佑(老姓吳福氏1834~1902)所創。 孫式太極拳——孫式太極拳由孫祿堂(1860~1933)所創。 和式太極拳——和式太極拳由溫縣趙堡鎮人和兆元(1810~1890)所創。 混元太極拳——陳式心意混元太極拳(簡稱:混元太極拳)由馮志強(1928~2012)所創。 四、混元太極拳 混元太極拳以混元內功為本,以拳械套路和單式操練為體,以推手和散手為用。在功法、拳法和用法上都有較大的提升與發展,形成了完備的體系。在修煉內容上形成了“內外俱煉,以內為主;動靜相兼,以靜為主;練養結合,以養為主”練功原則。 混元太極拳主要由功法、拳法、器械、推手、散手五大部分組成。其中功法為基礎,拳法為核心,器械為輔助,推手為手段,養生與技擊為目的。 五、混元功簡介 混元功源於太極纏絲功和心意內功。其之義即在於:“內外合一,上下相隨,心意纏絲,周身一家,先天后天,混元一體。”以心意運太極;由太極生混元。 混元功融養生、強身、技擊於一體。此功法屬武術氣功,不僅具有醫療保健養生之功效,還具有壯身強技之功效。通過修煉先天之氣,固本培元,壯大內氣來達到滋養五臟、平和六腑,調解三焦,舒通經絡,榮華四梢,濡利筋骨,強身健體之目的。同時,由於內氣充沛,混元護體,內勁渾厚,即具備了一定的功力,在技擊防身方面,更具威力,勝人一籌。混元功屬性命雙修之功,又是內外雙求之術。通過守竅與竅之出入,不僅修性,又修命,內煉精、氣、神,外煉筋、骨、肉,先天后天俱煉。 六、混元功——降氣洗臟功、三元吐納功 降氣洗臟功 降氣洗臟功是調解三焦, 去濁留清,滋養五臟,松氣松身的功法。 動作: 1、無極站樁:兩腳平行同肩寬,立身中正,周身放松; 2、兩手上舉:兩手領臂自體側兩旁緩緩上舉至頭頂上方; 3、兩手下按:上動不停, 兩手經臉前、胸前、腹前下按,回到無極樁。 如此反復升降9次后收功。 作用: 1、清洗臟腑,舒通經絡,洗骨風氣髓,去濁留清,滋養五臟,平和六腑,調解三焦,固本培元。 2、松氣松身,伸筋拔骨,筋肉離骨,骨節松開,肌膚放松。 3、培養松沉勁,穩固樁功,兼練太極一三勢的按勁、中定勁。 4、若津液滿口,可隨降氣分三次咽下,以意送入丹田內,可灌臟潤身,滋養真元。 降氣收功法:外形動作與降氣洗臟功相似,不同之處在于:眼神心意引氣降到中丹田,而不是降到涌泉。降氣收功每次做三遍。 三元吐納功 三元吐納功是修煉先天元神、元氣、元精,培養先天混元氣的功法。 所謂三元是混元之體的分靈之謂。一指先天元神,二指先天元氣,一指先天元精。一而三,三而一,三元合一歸混元。 三元各有收藏,分布在人體三丹田內,上丹田是先天元神之竅,稱為“上元竅”,位于兩眼眉之間深處祖竅內; 中丹田是先天元氣之竅, 稱為“中元竅”,位于臍內神闕穴之深處;下丹田是先天元精之竅,稱為“下元竅”,位子前陰與肛門之間會明穴的深處。 三元吐納功分上元、 中元、下元,依次修煉。最后歸到中丹田“三元合一” 。 上元吐納功 動作: 1、提手上抱:兩手上提環抱于臉前,指尖相對,手心朝里; 2、先收后放:兩手先向里輕輕收攏,再緩緩向外松放復原。 如此反復收放9次。 作用: 1、主練先天元神,同時使思慮之神自然靜定 。 2、兼練斂神、聚神。 3、兼練太極十三勢的棚勁、中定勁和混元樁。 中元吐納功 動作: 1、合手前抱:接無極式,兩手自然下移環抱于腹前; 2、先收后放:兩手同時先向里緩緩收攏,再緩緩向外松放。 如此反復收放9次。 作用: 1、主練先天元氣,同時使呼吸之氣自然調和。培養先天混元氣,氣滿丹田自充實。 2、神氣組合于丹田,有煉神作用。 3、氣為勁之本。內氣充足則內勁自然渾厚,功力自然增強。 4、前后吐納疏通任督二脈,氣通經絡,周流全身。 5、強壯命門腎氣,有利精氣轉化。 6、培養太極十三勢的棚勁、擠勁、中定勁和混元樁。 下元吐納功 動作: 1、兩手下抱:接上式,兩手下移托抱于小腹恥骨前,手心朝上; 2、先提后放:兩手同時向上緩緩提收,然后緩緩向下松放。 如此反復提放9次 。 作用: 1、主煉先天元精,同時使交感之精自不泄漏。培養先天混元氣 。 2、產生更多的精液,這是“活子時生陽”的反映,有利于煉精化氣 。 3、有助接通任督兩脈(會陰是任督兩脈交會之處) 。 4、培養太極十三勢的棚勁、按勁、中定勁和混元樁。 修煉混元太極,造福百姓健康! |
|
來自: 太極通臂 > 《太極拳教學:松腰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