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中最大的外掛是什么? 是學會之后天下武學附拾皆可用,內力無窮無盡,有反彈外力護體神功的九陽真經。 能寫出這樣一門神功的作者自然也絕非凡人,年齡比較大的讀者應該都有印象這九陽神功相傳是達摩老祖所創(chuàng)。 可到了金庸先生最后一次修訂《倚天屠龍記》的時候,卻特意修改了九陽真經的作者。讓張無忌在翻看真經最后一頁時,見到真經作者自述寫真經的經過。 他不說自己姓名出身,只說自己一身為儒為道為僧,無所適從。某日在嵩山斗酒勝了全真創(chuàng)派祖師王重陽,得以借閱《九陰真經》,雖深佩真經中所載武功精妙奧妙,但一味推崇‘老子之學’,只重以柔克剛,以陰勝陽,尚不及陰陽互濟之妙,于是在四卷《楞枷經》的行縫中,以中文寫下了自己所創(chuàng)的九陽真經。 用內力將酒水逼出體外的本事,對頂級高手來說不值一提。所以,這名儒釋道三教合一的無名書生自稱和王重陽斗酒,其實勝出的是內力。 王重陽也曾讀過九陰真經,卻只能用此經破解林朝英的古墓派武功,而無名書生卻能看一遍之后就能自己在其基礎上再創(chuàng)一門截然不同的絕世神功,其武學境界很明顯也是高于重陽真人的。 那金庸為什么要特意在新修版做此修改,而且是在倚天屠龍記中改動呢? 原因很簡單,就是為張三豐鋪路。 倚天屠龍記看似是講的是張無忌的奇遇史,但其實講的是武當派的發(fā)家史。小說開篇就是從少年張三豐逃出少林寺開始,張真人一百年歲月貫穿全書。 當張三豐百歲壽宴破關而出時,書中旁白說“張三豐閉關參究的一門“太極功”也已深明精奧,從此武當一派定可在武林中大放異彩,當不輸于天竺達摩東傳的少林派武功。” 武當作為中原門派,張三豐作為中原武林大宗師,身上就不能和達摩扯上半點關系。所以金庸安排他在少林寺不是受戒和尚,只是一個服侍覺遠的小廝,此時又將九陽真經的作者修改,也是這個原因。 這種推測,也可以從《俠客行》當中白自在的一番話得到印證,“那達摩是西域天竺之人,乃是蠻夷之類,你把一個胡人說得如此厲害,豈不是滅了我堂堂中華的威風?” 要知道,二狗有空扯淡,金老一代宗師卻不會做無意義的修改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