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們股票實戰(zhàn)中,壓力位和支撐位的運用非常重要是選股進股重要的指標!可以通過股票的形態(tài)、成交量、移動平均線、籌碼分布可以輕松判斷壓力壓力位和支撐位。但是你真的會用壓力位和支撐位嗎? 首先咱們要明白支撐位和壓力位的原理! 壓力位壓力位指的是股價在上升過程中遇到壓力,估計會調轉下跌,如上圖圓圈中的位置是投資者嚴重套牢的位置,橫盤56個交易日,但是成交金額已經(jīng)達到3133億。 假如你是其中的投資者,你當然希望主力拉高給你解套,而現(xiàn)階段股價一直上漲,來到差不多的套路平臺反轉下跌,你站在主力的角度想,上方套牢資金嚴重,你會拉上去給他解套? 支撐位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 解釋了什么是壓力位,支撐也比較容易理解,支撐位是指股價下跌到某一個位置,股價停止下跌,甚至是反轉上升,如圖中的圓圈4的位置,股價下跌到平臺支撐位股價止跌反漲,圓圈1.2.3多次試探壓力位,最后股價突破壓力位變成支撐,當股價下跌到某一個點的時候,主力會顧忌到成本,所以會反轉趨勢。 支撐位一般有幾種情況:1.均線支撐: 移動平均線不僅能夠判斷趨勢,而且起到一個支撐和壓力的作用。短線支撐位我們經(jīng)常用20天線,中長線的支撐位我們一般用60天線和120天線。20天線也是我們叫做月線,它的含義及實質是20天內投資者買入的股票平均成本,同樣60天線季線、120天線半年現(xiàn)也是如此。 如圖這是一張上升走勢的圖,股價每次回調都落在了20天線后反彈,同樣最后圈的地方,股價跌破20天線后試探60天線支撐,股價在60天線企穩(wěn)后持續(xù)上漲。移動平均線關系到莊家的持倉,莊家建倉是一個長時間吸籌過程,而移動平均線是計算某個時間的平均成本,假設一只股票建倉吸籌完畢,那他肯定需要突破重要的均線,例如說60天線,莊家能讓在60天內平均買入的人都獲利,這個時候他的成本也不低,后市股價回調會有一個支撐的效果。 2、向上跳空缺口 跳空缺口伴隨著某個運動反向的一種較強動力,如圖圓圈1向上跳空缺口,表示多方上攻決心。之后小幅下跌調整,跳空缺口獲得支撐股價繼續(xù)上漲。 3、回踩確認平臺 放量突破某一個重要平臺,是一個多空博弈的結果,放量突破說明多方已經(jīng)很好控住局面,當然股價還要有一個回踩支撐去確認,支撐有效后行情會選擇上攻。 4、放量長紅K線 放量長紅并不一定代表這是有資金流入,也可以是資金流出。但是一個放量的長紅后,他本身帶有支撐力道。如圖所示,比如長紅是有資金流入的,經(jīng)過主力多次洗盤,多次測試放量K線的低點,但是一漏并馬上站回。經(jīng)過長時間洗盤,而且洗盤空間有限,并且支撐有效,你說主力是要干嘛呢? 5、籌碼分布 最典型的的籌碼支撐要數(shù)籌碼雙峰形態(tài),如圖90%成本集中度14.9%,70%成本集中度12%,9.57元處獲利盤35.15%,簡單理解,籌碼相對集中,平均成本10.24元,并且籌碼峰形態(tài)中,9.57元下方的籌碼占35.15%,籌碼峰形態(tài)股價下跌會有一定的支撐力度。 6、多周期共振 我們常用的周期有5分鐘圖、15分鐘圖、30分鐘圖、60分鐘圖、周線圖、月線圖,在這些周期當中,大周決定小周期,如果一只股票來到日線圖某一個點位,你想判斷是不是有效的支撐,或者是支撐力道如何,這個時候我們翻看這個股票的上一個周期,或者下一個周期,大周期的支撐壓力決定小周期的支撐壓力。我們以周線圖、日線圖、60分鐘圖做一個簡單的框架; 如框架圖,多周期有支撐引起共振,力度是最強最有效果的。如果日線級沒有支撐,那么我們應該翻看周線級別尋找支撐點,短線下跌可以抄底如下圖; 壓力位一般有這幾種情況:1、均線支撐位 在上面我們提到移動均線的支撐位,那么其實反過來,股價跌破重要的均線的時候,該均線會從支撐位變?yōu)閴毫ξ?/span> 股票處于長熊過程中,每次觸發(fā)到重要的均線時候,股價就會反彈結束,反轉下跌 2、向下跳空缺口 向下跳空缺口,主力是通過有計劃有預謀的行動,主力在出貨的時候不是一天兩天,當他拉高股價后獲利已經(jīng)相當豐厚,主力成本低,有時候會不計成本出貨,所以往往第二天開盤低開,開盤價當天最高往下殺,其實也代表了主力出貨堅決。后期股價上漲遇到向下跳空缺口,會成為重要阻力位。相對于大盤遇到缺口壓力位時候,很喜歡拉權重股去攻關,例如市值比較大的股票券商、銀行、保險、石油等。 如圖所示,股價向下跳空缺口后,股價遲遲攻不過缺口處,因為上面是主力的出貨區(qū)嘛。 3、跌破平臺 股價橫盤29個交易日,累計交易金額23.9億,那么此時跌破平臺,后期會成為壓力位 4、放量長陰K線 股價上揚一定高度,莊家成本已經(jīng)獲利達到30%上,莊家會考慮出貨,此時的放量長陰K線,是由盛轉衰的標志。放量長陰有時候預示主力出貨開始,放量長陰一樣能套牢不少散戶,通常判斷后市能不能轉強,可以觀察后市走勢能不能企穩(wěn)陰線一半。 指標上只能作為參考。有句話我覺得有道理,任何數(shù)據(jù)都會在指標上留下痕跡,他只是一個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如果能夠從這些數(shù) 據(jù)里找到有用的痕跡,才是真正會用這些指標。 筆者雷夢,感謝你的閱讀,如果喜歡點擊關注我的頭條號后續(xù)更多深度好文! |
|
來自: 北京網(wǎng)聚天下 > 《財經(jīng)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