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那曲地區 2015年GDP為95.9億元,人均3329.85 美元。面積450537平方千米,人口462382(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 那曲地區地處西藏自治區北部,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長江、怒江、拉薩河、易貢河等大江大河的源頭。 那曲地區 那曲交通:截至2012年,以109、317國道和省道安獅公路為主體、以那曲鎮為中心,輻射各縣、鄉、村的公路交通網絡已經形成,通車里程達8.8萬公里,建成的青藏鐵路縱貫那曲。境內有那曲站,有那曲機場。 那曲在青藏鐵路上的位置 那曲旅游景點: 古代象雄遺址:遺址距今約1600多年。象雄王國曾經在青藏高原顯赫一時,苯教就形成于此時。8世紀象雄被吐蕃王朝所滅。如今與著名的達果雪山、當惹雍錯并存的象雄遺址存有無數斷壁殘垣,供人憑吊和觀光。 古代象雄遺址 八宿嘎學巖畫:整個巖畫是在一塊巨大巖石上雕鑿的。是昌都地區至今發下的唯一一處早期巖畫群,它為研究八宿一帶早期的社會形態和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資料。 八宿嘎學巖畫 雅礱風景名勝區:該風景區地處藏南雅魯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帶,陽光充足,空氣清新,視野遼闊。 雅礱風景名勝區 羊卓雍錯:也稱羊卓雍湖(當地人通常簡稱為“羊湖”),因為藏語“錯”就是“湖”的意思。從地理上劃分屬于山南地區的浪卡子縣。羊卓雍錯,藏語意為“天鵝池”,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湖面海拔4441米,東西長130千米,南北寬70千米。 羊卓雍錯 2、阿里地區 2015年GDP為37.4億元,人均6287.70 美元。面積30.4萬平方千米,人口95803人(2010年數據)。 阿里地區,是西藏自治區的一個地級行政區。元朝稱納里,明朝稱俄力思。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核心地帶,是中國西藏自治區的一個地區級行政區劃,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區之一,擁有獨特的高原自然風貌。 阿里地區一景 阿里是喜馬拉雅山脈、岡底斯山脈等山脈相聚的地方,被稱之為“萬山之祖”。同時,這里也是雅魯藏布江、印度河、恒河的發源地,故又稱為“百川之源”。 阿里地區在地圖上的位置 阿里地區交通: 從拉薩到阿里有兩條道,北道1760公里,南道1190公里。北道車更多點,南道幾乎只有旅行團才走。 阿里地區民航 昆莎機場:中國國航開通成都——拉薩——阿里航線。 阿里地區旅游: 班公湖:班公湖是自然界的一塊凈土,班公湖島的王國,也是阿里高原乃至全西藏的一個著名旅游景點。班公湖島島面積不大,長約300米,寬200多米,島上沒有大樹,只有一些低矮的灌木,沿岸還生長著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草科植物,遍地是鳥類。 班公湖 古格王國遺址:古格王國遺址位于阿里地區扎達縣境內,西距縣城約18公里。它于1961年3月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格王國遺址 獅泉河:印度河上源,西藏自治區西部主要大河之一。發源于岡底斯山主峰岡仁波齊峰北面的冰川湖,自南向北流至邦巴附近轉向西流,經革吉在扎西崗附近與噶爾藏布相匯合轉向西北,流入克什米爾地區。 獅泉河一景 羌塘自然保護區:羌塘自然保護區始建于1993年,當時為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2000年4月5日正式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西藏自治區西北部,昆侖山、可可西里山以南,岡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以北,面積約29.8萬平方公里,是青藏高原的主體部分。 羌塘自然保護區 |
|
來自: 昵稱VChmUhmv > 《一、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