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紀念屈原,因此,它也成了人們心中的詩人節。在這樣一個充滿詩意的日子里,就讓我們隨著這些流傳千百年的詩句一起,走進作為詩人節 的端午,感受古人情懷。 輕輕點擊即可播放 來自美詩團 00:00 03:13 關于端午節的詩句 1)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 李隆基《端午》 2)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 —— 蘇軾《浣溪沙·端午》 3)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 陸游《乙卯重五詩》 4)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 殷堯藩《端午日》 5)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 —— 邊貢《午日觀競渡》 6)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 貝瓊《已酉端午》 7)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 文天祥《端午即事》 8)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 杜甫《端午日賜衣》 9) 菖蒲酒美清尊共。 —— 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 10) 莫唱江南古調,怨抑難招,楚江沉魄。 —— 吳文英《澡蘭香·林鐘羽淮安重午》 11) 但夸端午節,誰薦屈原祠。 —— 褚朝陽《五絲》 12) 空惆悵,誰復吊沅湘。 —— 舒頔《小重山·端午》 13) 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 —— 陳與義《臨江仙·高詠楚詞酬午日》 14) 鶴發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 —— 殷堯藩《同州端午》 15) 榴花三日迎端午,蕉葉千春紀誕辰。 —— 范成大《鷓鴣天》 16) 仙宮長命縷,端午降殊私。 —— 竇叔向《端午日恩賜百索》 17) 重午佳辰獨掩門。 —— 李之儀《南鄉子·端午》 18) 謾說投詩贈汨羅,身今且樂奈渠何。 —— 趙蕃《端午三首》 19) 幽尋未云畢,墟落生晚煙。 —— 蘇軾《端午遍游諸寺得禪字》 20) 明詔始端午,初筵當履霜。 —— 儲光羲《大酺得長字韻時任安宜尉》 關于端午節的古詩 五月五日 北宋 梅堯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后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譯文: 屈原已沉江自殺,楚人為他的不被容納而悲哀。 哪里能制止讒言,只不過試圖驅趕蛟龍罷了。 沒有消除屈原生前的撼恨,反而追尋他死后的遺蹤。 (只留下)碧綠的沅湘水,倒映著山峰的影子。 和端午 北宋 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 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 只留離騷在世間。 譯文: 龍舟競賽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載哪里還能回還啊?國破身死如今還能有什么呢?唉!只留下千古絕唱之離騷在人世間了! 小重山·端午 元 舒頔【dí】 碧艾香蒲處處忙。 誰家兒共女,慶端陽。 細纏五色臂絲長。 空惆悵,誰復吊沅湘。 往事莫論量。 千年忠義氣,日星光。 離騷讀罷總堪傷。 無人解,樹轉午陰涼。 譯文: 到處采擷艾蒿、蒲草繁忙,誰家的青年男女,準備過端午節?五色絲帶纏繞著手臂唱歌跳舞。我內心惆悵,還有誰在端午節追悼屈原? 過去的事不要評論衡量,屈原忠義氣節,可與日月相比。讀完了《離騷》總能感到悲傷。沒有人理解我的心情,只有在樹蔭底下乘涼。 ![]() (編輯:孫慧,李賢靜)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