鷗鷺忘機-中國二胡藝術網 來自中國二胡藝術網 00:00 06:01 由于二胡在定各種調式時常使半音的指法變動,如D調的半音在二三指之間(中半手型);G調原把位的半音在外弦一二指之間(上半手型);內弦卻在二三指之間;D調的二把位半音在三四指之間(下半手型)。因此應根據不同的調式指法加強調式音階練習,注意各個調指距寬窄的變化。 虎口位置的正確與否不僅影響到左手手型和整體的松弛,也直接影響了整個把位的音準,虎口位置過于靠上或靠下都可能造成音準上的偏低或偏高。在演奏第一把位時,第一、二、三指的手型和演奏小指的手型是不同的。在演奏前三個手指的左手手型是呈“半握拳”狀態;在演奏小指時,手掌要充分的打開。 如果虎口離千斤太近,就造成小指在按弦時的不方便,演奏出來的音準就會偏低;如果虎口離千斤太遠,這樣雖然有利于控制小指的音準,但是對其它三個手音準就會出現偏高。出現這些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虎口與琴桿接觸太緊,從而使虎口位置的不準確。在演奏時虎口始終要處于一個放松的狀態,要掌握虎口的精確性,保證能準確的演奏第一個音同時,一定不要忘記虎口應在的位置,為演奏后面的音能提供較好的音準保障。 首先要按照不同的把位來調整各手指之間的指距。在演奏半音時兩個手指的指距是貼緊的,在演奏全音時兩個手指指距是分開的,只有清楚和準確地感受全音、半音指距的結合關系才能最有效地控制好音準。其次注意各個音的按弦位置及不同音程間的弦長關系,可幫助提高其所奏之音的準確度。例如在演奏二四指的小三度,它包含著一個全音和一個半音,所以在演奏時,指距偏大就造成四指容易偏高;在演奏增二度音程,就要注意指距上有了與以前不同的指距關系;在演奏快弓時盡量采用保留指,這樣的好處是可以相對保持手掌的穩定性,既增加了音準控制的把握性,又可以保持較快的速度。 在同一把位的音準較容易把握,如果換把,指距關系要隨著把位的移動做相應的調整,由低音向高音演奏時手指間的距離就越小。反之越大。大部分的孩子在換到二把位或三把,指距顯得過寬,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對換把后的音高概念不清。另外在換把時左手大拇指的松緊作用也是至關重要的。在把位移動時,拇指就要放松, 以便于虎口在琴桿上流暢的滑行;當換到要演奏的把位時,拇指就要適當的夾住琴桿,阻止左手的繼續換把。這樣就不會出現換把后一指定位不準確以及換把時虎口的松緊狀態不恰當的現象也會影響到音準。 換弦技巧是在演奏中連接音樂旋律的重要弓法手段,它在樂譜中沒有任何標記,演奏者只需按照指法按音即可完成。二胡的換弦技巧在連弓和分弓中均可使用,不過在快板旋律中大都使用分弓來演奏。奏分弓的換弦時依右手的運弓動作大致可以分為“手指主動”、“小臂主動”與“指腕結合”幾種,有時在演奏前、后十六分音符的旋律中也結合大臂(即上臂)的動作。由于動作的速度較快,如果在換弦的過程中方式不當就會引起演奏動作的緊張或僵持。有的甚至由于心理的緊張而更用力地做換弦的動作,結果使音的銜接在瞬音中斷或令旋律的進行混亂不清。 聽—是學習音樂的人必須掌握的最重要的關鍵點。無論是初學者還是中高級水平的學生,除了擁有辨別音 高、音長、音色、音量的自然聽覺能力外,還應建立積極的內心聽覺和嚴謹的客觀傾聽。內心聽覺能在演奏者的記憶中再現聽過和演奏過的音樂,并在內心預感將奏出的音響,即在二胡發音之前演奏者僅憑內心聽覺以及手感就能“聽”到音響的優劣,并且以這種感知方式去指導演奏。 |
|
來自: 南方iebsg05v9k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