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特點: 南京鹽水鴨與最負盛名的“南京板鴨”齊名,外白里紅,肥嫩鮮香,清淡爽口,風(fēng)味甚佳。 五大制作秘技: (一)炒鹽制法(批量): 炙好鍋,下入500克花椒、3000克鹽,用小火炒出香味,直至炒成棕色,然后稍微晾涼,然后加入100克山梨酸鉀,100克焦磷酸鈉混合而成(剩余的椒鹽可重復(fù)利用)。
清水2500克,鹽1千克,姜250克,八角150克,微火燒開,使鹽溶化,撈出姜、八角,倒入腌鴨的血水燒開,冷卻后倒入缸內(nèi),放入腌漬好的鴨子,浸泡4小時左右(夏季2小時)。
很多師傅做咸水鴨時,煮熟后都是自然放涼,其實這種做法也可以,但卻是導(dǎo)致鴨皮不發(fā)白的致命原因。我的做法是將煮熟后的鴨子,趁熱用保鮮膜包好,沒有保鮮膜也可以用塑料袋代替,包好后再自然冷卻,放進保鮮柜里。其實這個原理類似用衛(wèi)生紙包住剛洗好的運動鞋,這樣可以令其更白。
火候?qū)}水鴨的鮮嫩口感可以說相當(dāng)重要,這是制作鹽水鴨好壞的關(guān)鍵。制作時,要經(jīng)過兩次“抽絲”。在清水中加入適量的姜、、蔥、八角,待燒開后停火,再將鴨子放入鍋中,因為肛門處有管子,右翅下又有開口,開水很快注入鴨腔。這時,鴨腔內(nèi)外的水溫不平衡,應(yīng)該馬上提起左腿倒出湯水,再放入鍋中。但這時鴨腔內(nèi)的水溫還是低于鍋中水溫,再加入總水量1/6的冷水進入鍋中,使鴨體內(nèi)外水溫趨于平衡。然后蓋好鍋蓋,再燒火加熱,燜15-20分鐘,等到水面出現(xiàn)一絲一絲波紋(即水未沸)可停火,第二次提腿倒湯。加入少量冷水,再燜10一15分鐘。然后再燒火加熱,進行第二次“抽絲”。這時,才能打開鍋蓋看,如大腿和胸部兩旁肌肉手感綿軟,并膨脹起來,說明鴨子已經(jīng)煮熟。
必須選用肥瘦適中、肉嫩味鮮的櫻桃湖鴨為原料,過大過肥者不宜烹制,所以建議選用櫻桃鴨。
光嫩鴨(2千克)1只,炒鹽100克,蔥結(jié)50克,大茴香1粒,姜片少許,清鹵適量。 炙好鍋,下入500克花椒、3000克鹽,用小火炒出香味,直至炒成棕色,然后稍微晾涼,然后加入100克山梨酸鉀,100克焦磷酸鈉混合而成(剩余的椒鹽可重復(fù)利用)。 清水2500克,鹽1千克,姜250克,八角150克,微火燒開,使鹽溶化,撈出姜、八角,倒入腌鴨的血水燒開,冷卻后倒入缸內(nèi),放入腌漬好的鴨子,浸泡4小時左右(夏季2小時)。 制作方法: (1)將光鴨的翅尖、腳爪斬去,在翅窩下開約10厘米長的一個小口,從小口挖出內(nèi)臟,拉出氣管、食管和血管,放入清水中浸泡,以去血水,洗凈瀝干。
同行探討: 煮燜結(jié)合,用大蔥“催熟”:我介紹一個可以縮短煮制時間的技巧,煮鴨子前先煮大蔥,這樣可以縮短水開“一個滾”的時間,具體做法取全蔥,即帶蔥根須的蔥(蔥須的蔥香味最濃郁),然后投入到白開水(6只鴨放2500克的大蔥)中煮開,此時將腌好的鴨子洗掉表面的花椒鹽,然后投入到鍋中(水剛蓋過鴨子表面),用大火燒開,然后改小火燜40分鐘到一個小時。注意判斷鴨肉的成熟度也很關(guān)鍵,建議用筷子扎一下肉質(zhì)最厚的部位(鴨腿),如果迅速留出湯汁,并起泡說明鴨肉已熟,如果出來的泡很慢,則說明沒熟。 將花椒干焙出香味,然后再和鹽一起炒,這樣味道更濃,千萬不要用不沾鍋炒,會把鍋腐蝕,也可用烤箱烘。 改刀應(yīng)小巧:從保鮮柜取出的鴨子,改刀時要小巧,保持在1.8厘米寬,如果改的太大,不僅不美觀,而且不方便食客取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