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楠木,曾經是帝王之家的御用木材。由于生長極慢,上百年才能成才。加之這種樹木存世數量極少,如今,能發現一棵上百年的金絲楠木,就已經很不錯了,所以千年樹齡的金絲楠木就極其稀少了。講真,文玩范兒小編到現在還沒見識過千年的金絲楠木呢! 在酉陽縣兩罾鄉的內口村,有一片金絲楠木群。其中有八株古樹,樹高超過50米,樹冠各覆蓋約500平方米的地面面積。最大一株樹干至少需要8個成人合抱,樹齡在1500年以上。 這片樹林被林業專家鑒定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千年金絲楠木群。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萬物都有自己的故事。它們也有自己的故事。 “夫妻樹” 相傳當地的統治者冉氏土司看上了寨子里的一位漂亮姑娘,而這位姑娘早已與本寨一位男子相互愛戀。土司派人前來強娶,姑娘不從,不惜以死殉情。男子傷心欲絕,也追隨而去。后人被其真摯情感感動,將二人葬于其中一株古金絲楠木旁。 自此,寨子上男女雙方結婚前都要來此樹下誠心拜祭,以求百年好合,生死相依。鬧矛盾的夫妻也會到“夫妻樹”前燒香燭紙錢,希望古樹幫他們化解矛盾,生活幸福美滿。 “長壽樹” 萬歷二十六年,永順司彭氏為了幫其外甥冉應龍奪得司位,引兵與冉御龍爭襲,引發酉陽冉氏土司與永順彭氏土司之戰。居住在一株古金絲楠木邊的一位男子,也被征兵去打仗。 可他去后再無音訊,而癡情的妻子便每天坐于此樹守候歸來的丈夫,與樹為伴整整一百零九個年頭,直至去世。后人被她行為所感動,稱她為“守望夫人”。 與妻子相伴的樹年代久遠,雖滿目瘡痍,卻仍堅忍不拔、毅然聳立,也有“長壽”之寓意,人們便稱之為“長壽樹”。 寨子上的老人每逢整十歲的壽辰,都要來此樹前祭拜。如今,這個寨子有100歲以上的老人4人,90至100歲的老人7人,80至90歲的老人16人,70至80歲的老人21人,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長壽寨”。 “發財樹” 據史料記載,因興建宮殿,明朝永樂至萬歷年間曾進行三次大規模的楠木采伐,全國各地離溪水、河流近處容易移運的楠木被采伐殆盡。 寨子上的人為了保護古樹,聚集于樹下商議。一位老者出了個主意:將寨子里的金銀之物熔煉成“釘子”,釘入樹的胸圍處,數年后這些“釘耙”齒處傷口愈合,外人看不出秘密。而砍樹的差官差人來伐木時,斧子砍在“釘耙”齒上,火花四濺,斧子缺口,奈何不得。差官以為此樹有神靈庇護,從此再也不敢來此處伐木。 因為樹中有金銀,后來人們也將這古樹叫做“發財樹”或“聚財樹”。但凡做生意之人路過,便來樹前拜一拜,希望能夠聚財進寶。 “狀元樹” 相傳寨子中有位讀書人叫冉茂斌,1867年,即同治六年在鄉試中中了舉人,此后,曾兩次進京考進士,都沒能如愿。其中一年別人照抄他的文章卻中了進士,他氣不過,就此回家,平日里仗著家族勢力經常禍害鄉里。 有一日冉茂斌忽然洗心革面,到離家不遠的伏羲廟出家為僧,潛心修習佛法。數年后,他返回寨子,在一株古金絲楠木的樹干上悄悄留下一行字:冉不可以,學做為人先。以警示后人,要做學問,得先學做人。 后來有位考生路過寨子,在此樹下歇息,無意中發現了樹干上的題字后頓悟,不但高中狀元,而且成為造福一方的地方官。這棵樹也就成為了遠近聞名的“狀元樹”。 至今仍有許多考學的人來參拜此樹,求得學業上有所建樹。寨里的學風也甚濃,共有14人在讀或已從重點大學畢業,在如此偏僻的山鄉,實屬少見。 這是它們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是當地人對生活的美好向往,這片金絲楠木群見證了時光的變遷,也見證了當地一代又一代的成長。文玩范兒小編期待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