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埃及木乃伊DNA研究發現了什么?
2017-05-31知識分子
圖1,研究使用的樣本的地理位置:橙色X符號表示Abusir el-Meleq遺址,橙色圓圈表示采集的現代埃及人樣本的地點。Credit:AnnetteGünzel/馬普人類歷史科學研究所 撰文 | 汪鴻儒 (遺傳學博士、《知識分子》特約撰稿人) 責編 | 陳曉雪 ● ● ● 古埃及,位于非洲東北部,處在歐亞非三大洲的交接地帶,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跨國貿易頻繁之所。獨特的地理和歷史因素,使得埃及成為研究歷史上人群動態的范本。大約公元前1000年開始,埃及不斷遭受外族的入侵和統治,這其中包括希臘人建立的托勒密王朝(公元前332年—公元前30年)和羅馬人建立的羅馬帝國(公元前30年—公元395年)。然而,這些重大的外族入侵和統治的歷史事件,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了本地人群的遺傳成分,仍然是一個未解之謎。 最近,一份關于古埃及木乃伊DNA的研究顯示,雖然古埃及屢受外族的入侵及統治,但這些歷史事件對當地人群遺傳成分的影響卻頗為有限。5月30日,《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雜志在線發表了這一研究。 圖2,論文的第一作者、德國圖賓根大學的Verena J.Schuenemann在檢查人骨樣品。Credit: Johannes Krause 木乃伊樣本來自于埃及的小鎮Abusir el-Meleq(圖1),該鎮位于尼羅河西岸一塊狹長的河谷地帶。經放射性碳元素測年,這些木乃伊時間跨度為公元前1388年至公元426年,其中就包括托勒密王朝與羅馬帝國時期。 德國馬普人類歷史科學研究所和圖賓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了90具埃及木乃伊的線粒體基因組和三個核基因組數據,發現在超過13個世紀的時間里,這一地區的人群遺傳成分表現出了很大的延續性,并沒有隨著王朝的更迭而出現了較大的震蕩。希臘和羅馬人等外來人群對古埃及人遺傳成分的影響,可能在殖民比較集中的地區或古埃及的上層社會才會比較明顯,研究人員在論文中寫道。 研究人員進一步比較木乃伊的基因組和今天的埃及人的基因組后,發現一個顯著的特征:現代埃及人基因組中的非洲人遺傳成分比木乃伊多了約8%左右,“這是研究中最有趣的發現之一”,該研究的通訊作者、德國馬普人類歷史科學研究所所長Johannes Krause說。 群體遺傳學分析將這一非洲人遺傳成分的來源指向了撒哈拉以南地區。“這很可能和公元8到9世紀加劇的跨撒哈拉奴隸貿易有關”,Johannes解釋道。事實上,在長達1250年的時間里,曾有著超過6百萬的奴隸從撒哈拉以南地區被轉移到非洲北部。 這一研究為我們展示了一個生動事例,顯示了歷史人類學家也可以通過木乃伊的基因組研究,解開一些歷史謎團。“這是第一個可靠的古埃及木乃伊的古DNA研究,” Johannes強調,“這一先驅性的研究將會開拓一個新的木乃伊基因組研究領域”。 不過,鑒于研究采用的木乃伊樣本均來自于Abusir el-Meleq地區,該研究的作者表示,采用的遺傳數據來自于單一的地點,很可能不能代表古埃及的所有種群。 最近幾年,隨著古DNA研究的重要技術突破,分子遺傳學已經為世界上不同地區不同時期的人類歷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證據和結論。值得一提的是,埃及木乃伊和古DNA研究的誕生還有著有趣的淵源:這一研究的主要負責人Johannes Krause曾跟隨德國馬普演化人類學研究所的演化遺傳學家Svante P??bo從事古DNA研究,而后者是這一領域的主要開創者之一。Svante教授曾在他的自傳中稱,正是神秘的埃及木乃伊吸引著他投身這一領域并不斷深耕,實現著一個又一個的技術突破。 參考文獻: http:///articles/doi:10.1038/ncomms15694 制版編輯:斯嘉麗丨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