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5月1日,英國首先發行了郵票,郵資封和郵資簡。這就是著名的黑便士郵票和馬爾雷迪郵資封簡,馬爾雷迪郵資封簡是以設計者名字命名的,馬爾雷迪郵資封 1840年英國發行黑便士郵票的同時,發行了兩種郵資信封,,這是郵政史上最早的郵資封,由英國皇家藝術學會會員威廉·馬爾萊迪設計,故稱馬爾萊迪郵資封。圖畫描繪近代郵政之始,人們寫信、讀信、易貨、郵運的情景。畫面里有梳長辮子、穿長袍馬褂的中國人,騎象的印度人,戴巴拿馬帽的美洲人,非洲和澳洲的土著人,還有歐美上層社會婦女,表現出英國郵政與世界各地的聯系。郵資封的面值印在封面下部后中的位置,用英文書寫,分1便士、2便士二種。1便士封刷黑色,2便士封刷藍色。出于英國郵政當局意料之外,馬爾萊迪封發行后不受人們歡迎。接著又發行以維多利亞女王側像作郵票圖的信封,女王側像取剪影形式,用沖壓工藝將其凸出紙面。郵資信封將郵票、信封合一,簡化買信封、郵票、貼郵票的程序,很快得到郵政用戶的認可。此后,美國(1845年)、俄國(1845年)、瑞士(1846年),以及德國的巴登、普魯士、薩克森、波蘭等歐、美國家也陸續發行了郵資信封,到19世紀末郵資信封在歐美已普遍使用。 ![]() ![]() 1893年上海工部書信館發行了以工部局徽作郵票圖的信封,這是在中國境內流通最早的郵資封。1942年山東膠東戰郵管理局發行“膠東一屆參議會紀念”信封,免費寄遞,印有免資標志。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于1956年開始發行郵資信封,至1995年底已發行170多種。中國國家郵政局于2005年11月10日發行麒麟送子國際郵資特惠賀卡郵資封和國際郵資明信片系列新品,其中圣誕節郵資封英文出錯,英文CHRISTMAS漏寫了R,發行量3000枚,存世量20余枚,非常珍罕,因而成為世界級珍貴集郵品。 ![]() 分類 郵資封多依其發行目的來分類。不同的發行目的,使郵資封的外觀、郵票圖、配圖的設計以及印刷、紙質都有區別。依此分類有普通郵資封、紀念郵資封、航空郵資封、掛號郵資封、賀年郵資封、禮儀郵資封等。美術郵資封是對郵資封的設計藝術化的通稱。通常在封面左側置以雕塑、攝影、繪畫等作品。郵票圖有的直接用普通郵票圖案,有的則作必要的專用設計。一般地說封面的配圖或郵票圖的內容都沒有什么紀念意義,只是用來美化郵資信封。免資信封是郵政部門發行或經郵政部門批準而發行的,公眾使用時不必交付郵資的信封,它是郵資信封的一種特殊形式。專題集郵則按郵資信封正面、背面及郵票圖的圖文所表現的專題信息進行分類,如體育、宇航、繪畫郵資封等等。 對郵資信封的收集研究已成為當代集郵中的重項。目前世界上最珍貴的郵資封是圣誕錯封,因為存世稀少,價格高昂,而聞名于世。早期的郵資封作為郵政用品而發售,對它的發行年月、發行背景、發行量等等,往往不像郵票那樣詳有記載,因而給后人留下不少研究的課題。此外,它的版別、紙質、水印與上述沖切形狀折疊粘制方式,以及郵資封圖文設計特征,都是郵資封本身獨具的研究內容。當代專題集郵出于對其組編郵集、參展的重要性,而對郵資封的圖文內容作深入的專題分類研究。以上種種體現出郵資信封在當代集郵領域中的特殊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