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過去的2016年,可以說是網盤用戶的噩夢之年,因為各種問題和利益糾葛,干躺一堆網盤,干廢一群網盤服務商,UC網盤、360網盤、華為網盤…… 不是關閉了個人服務就是直接關閉,用戶忙的來回倒騰網盤上的數據,剩下的網盤敢問路在何方? 2017年的5月也不太平,12日,新型結合蠕蟲和勒索軟件的惡意病毒、勒索軟件 WannaCry 開始肆虐全球,其本身會主動擴散至其他電腦,對文件進行加密再要求受害者支付高額贖金,許多個人、企業和機構都遭到大規模的攻擊。 樓主從DS411j開始接觸群暉,算是老用戶一枚,雖然曾用過一些其他不同牌子的NAS并寫過點測評,但是一直用下來的只有群暉,選NAS只要不差錢,不想折騰,那么除了群暉,都是其他牌子。 其他人所說的的網盤關閉和病毒肆虐,其實都是浮云~因為群暉NAS結合DSM系統所提供的個人云和各種功能套件使樓主成為了一個圍觀群眾般的存在 群暉 5盤位旗艦 DS1517+ 群暉DS1517+的CPU是Intel的Atom C2538,也許有人會提出疑問,去年發布的DS916+所使用的是Pentium N3710,貌似DS916+的U要好一點。 通過對業內人士的咨詢,得到的回復是DS916+的U是desktop向的,DS1517+的是server向的。 從網上扒下來的兩個U的對比 因為所謂業內人士的答復太簡單,所以在cpubenchmark的網站去查了一下,結果顯示DS1517+的U得分比DS916+的高,妥妥的~ 群暉DS1517+正面照,整機仍舊是群暉的風格,期待的外形變化又一次泡湯了…… 右下角的1517+下面添加了一個USB3.0接口,算是個貼心的小改動,不用接入USB外置設備的時候都要往后摸或者拖個USB延長線,其他的與1515+相比幾無變化,難道這5盤位的外形要用到地老天荒嗎? 側面的風道由雕刻Synology字母的透氣網組成,側面外殼是磨砂的,手感很不錯~ DS1517+的背部,電源接口、Esata、網口、USB接口、風扇口排列的非常整齊,帶有一點點工業美; 用來連接自家硬盤擴展箱DX517的兩個Esata接口,可以實現DS1517+的完全體→DS1517+加上兩個DX517實現最大儲存容量150T (10 TB x 15); 4個千兆網口和3個USB3.0接口自不必多說,最右側的PCIE插槽擋板標示著1517+是可以附加萬兆網卡和M.2硬盤擴展卡的。 5個硬盤架排排坐,雖然硬盤托架對3.5硬盤是免工具安裝設計,但仍舊是塑料材質,群暉也不知道把硬盤架升級下,金屬材質也好啊…… 雖然用的免螺絲拆裝的硬盤架很方便,用手指就能拆下鎖定條,但確實質感一般。 堅固和重量兼顧的全金屬防滾架作為內部結構,硬盤滑道也是金屬材質。 群暉DS1517+主機加配件全套在此,簡單說明書一折頁、2把硬盤鎖、一袋固定2.5寸硬盤的螺絲、兩根五類千兆網線,一根電源線。 系統芯片露出一點點。 臺達出產的200W電源。 擰下底部的螺絲取下一小塊外殼,就能夠看到兩條內存插槽,兩根4G內存構成了雙通道8G內存。 謎底揭曉,到手的是兩塊西數金盤。 8t金盤的正反面照片,莫名的敦實感覺 由于想要進行RAID5的測試,所以直接去數據中心又借了兩塊金盤回來,一共4塊金盤出現~ 來來來,4塊8T排排坐,組成RAID吃果果~ 看得出這次眾測什么值得買是下了大手筆的,搞來西數2016年初發布的金盤——WD Gold,金盤主要面向大型數據中心,包括中小型企業服務器與存儲、機架數據中心服務器、存儲集群等等。 而且這次眾測附送的8TB型號采用的是充氦技術,垂直磁記錄碟片(單碟容量未知),功耗7.4W,做到了加量減耗,可見充氣的就是不一樣啊~ 西數官網顯示金盤提供550TB可靠數據寫入量,提供1TB、2TB、4TB、6TB、8TB和10TB等各種容量。 其中1TB、2TB、4TB、6TB為空氣盤,8TB、10TB為充氦盤,轉速均為7200rpm,支持24*7*365的運行操作,平均故障間隔時間250萬小時,支持增強型RAFF保護技術、限時錯誤恢復技術以及針對RAID的優化技術。 通過使用HD TunePro 5.60、AIDA64、ATTO Disk Benchmark、CrystalDiskMark3.0.1和5.2.0等軟件對8T金盤進行測試 AIDA64的硬盤屬性圖,8T金盤未格式化狀態下的容量為7452GB。 HD TunePro 5.60的基準讀取寫入,讀取的平均速度為164MB/s,存取時間13.1ms;寫入的平均速度為162.6MB/s,存取時間2.51ms。 HD Tune隨機存取的讀取寫入測試。 HD Tune附加測試的讀取寫入。 ATTO Disk Benchmark測試 CrystalDiskMark3.0.1和CrystalDiskMark5.2.0的測試,CrystalDiskMark作為磁盤性能測試基準軟件,可測定量大小的大文件持續讀寫能力、512K和4K數據隨機文件讀寫能力,其設定的隨機讀取文件大小剛好是Page或者Block的基本單位大小。 CDM5.2.0里WD Gold 8TB硬盤的循序讀寫項目的讀取速度為214.9MB/s、寫入速度為214.1MB/s。4K讀寫項目的讀取速度為0.714MB/s、寫入速度為2.049MB/s。 CDM3.0.1里WD Gold 8TB硬盤的循序讀寫項目的讀取速度為213.8MB/s、寫入速度為191MB/s。4K讀寫項目的讀取速度為1.446MB/s、寫入速度為2.574MB/s。 CrystalDiskInfo硬盤信息和HDtune的磁盤信息 西數金盤的高質量和550TB年數據寫入量是追求穩定第一的數據存儲及高清電影愛好者非常鐘愛的,不過入手性能可靠運行穩定的企業級硬盤主要差的是錢啊! 新機通電后,可以通過在網址頁輸入find.synology.com來查找局域網內的群暉NAS,或者通過安裝windows下的軟件Synology Assistant來尋找,找到之后就是安裝最新的DSM6.1系統啦,如下圖: 在歡迎界面可以簡單查看機器狀態,比如型號、IP、序列號、MAC地址、狀態等→下一步就是從Synology官網下載最新的DSM6.1系統,選好后點擊立即安裝即可→在安裝之前還會再提醒一次,硬盤中的數據將會被刪除,萬一有誰忘了呢 隨手一點,就開始正式安裝DSM的初始化,安裝好DSM6.1之后,群暉NAS會重啟,1517+安裝的很快,刷了一會兒微博就安裝好了。 重啟之后需要給群暉DS1517+的服務器名稱進行命名(同時也是Windows網上鄰居中的名字),設置管理員用戶賬號,即進入SMB文件共享文件夾的默認賬號。 創建管理員賬戶成功之后就是進行DSM系統更新維護以及QuickConnect的設置。 QuickConnect是群暉NAS實現遠程控制的基礎,自帶內網穿透屬性,其運行機理是群暉提供外網服務器服務沒有外網IP寬帶的用戶,以服務器中轉,跟要連接的局域網內群暉NAS進行鏈接,以此來遠程傳輸文件數據。 出門在外的時候哪怕用的是手機,只要在瀏覽器上輸入 'http://QuickConnet.to/QuickConnectID' 也能毫無障礙的使用自家里的群暉DiskStation的各種功能 當然也有可能連不上,比如說家里的路由器故障等事故…… 如果用戶的寬帶服務商支持公網IP,那么在營業網點申請開啟后,設置路由器進行UPNP端口映射啥的其實可以實現外網訪問家中群暉NAS; 但如果開啟不了,QuickConnect這個群暉提供的免費服務已經為用戶省去了購買花生殼DDNS內網穿透或者花生棒之類的硬件要節省成本 。 其實個人云真正的瓶頸不在于群暉NAS的成本,是在于開啟等速上傳帶寬,不僅可以滿足上傳同步數據的需要,還可以實現高清源護種~ DSM部分的設置雖然不難,都可以按需設置,第一步的DSM更新和維護是確定更新DSM和硬盤壞扇區警報的時間和數值;第二步非常重要,因為QucikConnect的設置關乎遠程管理群暉NAS,所以需要認真點 有不少人把群暉NAS買回都是在快速安裝時不停點取下一步,默認就是生成SHR模式的磁盤群組,如果不想,可以先單盤插入,或者先默認生成SHR(咱不說給忘了 (1)建立磁盤群組 選擇2塊硬盤、3塊硬盤組成SHR磁盤群組的時候僅僅與單盤有幾個選項的區別,兩塊硬盤組成SHR等效RAID1,3塊硬盤組成SHR等效RAID5,并且在選擇的時候,3塊硬盤才會顯示RAID5的選項。 所有硬盤在建立磁盤群組之后,會進行奇偶一致性校驗,相當于整個檢查一遍硬盤。 (2)建立存儲空間 一步一步來即可,選擇好磁盤群組之后就是選擇文件系統建立在ext4還是Btrfs格式下。 至于ext4和Btrfs的區別如官網所述,Btrfs能夠實現一些高端功能,尤其是快照和Docker。 選擇好文件系統之后就選擇配置容量,然后就是連擊下一步 如果不是非常急,那就耐心等著有優化文件系統結束,速度很快,除非同時在進行磁盤群組的奇偶一致性校驗。 設定共享文件夾是必須的步驟,雖然才2步,但是選擇是否加密和權限都是很重要的,相對來說企業用戶這兩點上使用的更多。 (3)添加硬盤至SHR磁盤群組中 有的人不會一口氣購買足量的硬盤,或者是將本想加入SHR磁盤群組的硬盤選錯了選項,變成了單盤SHR這種情況出現,一旦出現,如何處理? 接下來就是要測試如何進行修改SHR磁盤群組或者如何添加硬盤進入SHR磁盤群組。 如果是選擇錯誤,直接把新插入的硬盤設置成了單獨的磁盤群組,那么可以先選擇該磁盤群組并進行刪除,確定刪除的時候需要輸入DSM管理員密碼。 如果是插入新硬盤還沒設定的,可以跟著刪除了錯誤磁盤群組的一起從這一步開始。 接下來選擇想要添加硬盤的磁盤群組,然后點擊管理,選通過添加硬盤擴充硬盤組,下一步,然后選擇想要添加的硬盤,確定這個硬盤上的數據(如果有的話 擴充中的硬盤需要進行數據一致性檢查,為什么說慘無人道呢? 這么說吧,1塊8T金盤,添加入兩塊8T金盤組成的SHR磁盤群組(等效RAID1),變成等效RAID5的SHR磁盤群組,數據一致性的檢查將要進行幾乎五天四夜,超過了100小時…… 建立存儲空間的bug。 如上圖,如果將帶有完整DSM同版本系統的硬盤未經格式化直接插入(比如說舊群暉直接升級),雖然可以直接無縫導入原系統的一系列設置和數據,但是可能會出現上圖這種顯示兩個存儲空間3的錯誤,并不影響實際使用。 (此部分比較枯燥,不喜歡看可以直接看此段結尾的圖表) 將DS1517+中的4塊8T金盤組成單盤、雙盤、三盤SHR運行(近乎等效Basic、RAID1、RAID5),進行傳輸速度測試。 原本想再弄一塊硬盤對4盤SHR進行內部互傳測試,考慮到不同類硬盤傳輸速度沒啥意思,就沒搞 傳輸的文件為10多G的H265轉碼巫師III4K現場音樂會還有40多G的2012藍光原盤。 內部傳輸使用File Station自帶復制,電腦端和NAS端傳輸使用FastCopy。 測試平臺:WIN7旗艦版、DSM6.0,5820K、980TI (1)局域網傳輸速度 上圖為電腦端與DS1517+端單盤SHR互傳 上圖為電腦端與DS1517+端雙盤SHR互傳 上圖為電腦端與DS1517+端三盤SHR互傳 (2)DS1517+內部傳輸速度(帶USB硬盤座和移動硬盤) 內部傳輸速度全部都使用File Station的復制到命令進行測試。 總結表格在此,USB硬盤座和群暉NAS互傳的速度出現過速度偏慢的情況 重啟即解決,速度恢復130MB左右 群暉NAS機能的不斷提升使得DS1517+這種高端新機傳輸速率普遍達到或接近千兆局域網網速上限,如果想要更進一步的話,上鏈路聚合。 功耗,一個看似一般的測試部分,其實非常重要,因為群暉NAS作為個人云,應該是24*7*365運行的,那么耗電量就是一項很重要的指標。 第一行是開機的瞬時功耗,金開機的時候會達到,最高可見103.28W; 第二行是正常運行時的功耗浮動在44W~57W之間; 第三行是關機功率和4盤同時初始化的功耗,4塊金盤全部初始化加1517+運行在56W左右,這個功耗比較滿意。休眠的時候的功耗忘了拍了,是26W左右。 群暉NAS作為個人云服務器,數據存儲是非常重要的功能,群暉斷電丟數據壞硬盤我個人認為是概率問題,因為數據讀寫過程中的忽然斷電,硬盤損壞的幾率確實大一些。 相對于近乎于無價的工作成果和群暉NAS以及配套硬盤的價格來說,一臺UPS的價格真心不貴,所以為了提高安全系數,測試在DSM6.1如何建立不斷電系統和不斷電系統服務器(多機共用一臺UPS): (1)單機UPS 打開控制面板,選擇硬件和電源,然后選擇不斷電系統. 點擊啟用UPS支持,安全模式等待時間,理論上設置幾分鐘都隨意,反正樓主是偵測到外部斷電馬上就關機。 只要是群暉支持的UPS,點擊設備信息,就可以看到UPS自動識別的情況了 (2)多機共用同一UPS 如果有多臺群暉NAS,那么群暉還提供了了一個非常貼心的功能,那就是不斷電系統服務器主機,其工作機理是一臺群暉NAS作為主機,發送斷電信號,通知局域網內的其他NAS斷電啦!快關機! 那么這些受到信號的群暉NAS就準備保存數據關機。具體設定過程為控制面板→硬件和電源→不斷電系統→啟用UPS支持→啟用網絡UPS服務器→填寫需要通知的群暉NAS的IP。 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填寫的IP地址不能帶有“http://”,直接填寫“192.168.xxx.xxx”,否則無法通過。 主機設定入如上圖所示,這還沒完,因為還需要設定從機聯入服務器。 從機的設定方式如上圖所示,首先啟用UPS支持→選擇網絡不斷電系統類型為Synology不斷電系統服務器→填寫網絡不斷電系統服務器IP地址(上一步的群暉主機IP地址),成功之后同樣可以查看連接的UPS的信息。 如果連錯了不斷電系統的服務器IP或者未確認,會提示尚未連接不斷電系統,所以要注意小紅字,連接好了就應用上,就能夠看到提示。 不過要多機共用同一臺UPS,要注意的并不僅僅是這臺UPS的載荷有多大,還有一點就是: 千萬記得把連接這幾臺NAS的交換機或者路由器的電源也插在UPS上! 千萬記得把連接這幾臺NAS的交換機或者路由器的電源也插在UPS上! 千萬記得把連接這幾臺NAS的交換機或者路由器的電源也插在UPS上! 不然……呵呵呵 建議在預算允許的情況下盡量為群暉NAS這種存儲高價值數據的設備配置合適的UPS 一旦群暉NAS的系統有突發情況,群暉NAS其實是有一套郵件系統能夠及時聯系告知你的,而且這個服務是免費的。 在控制面板選擇通知設置,電子郵件。 可以收件人的電子郵箱地址和服務供應商部分的郵箱一直,不過密碼要填寫服務供應商的授權碼,以最常用的QQ為例,開啟郵箱服務供應的步驟如下圖: 需要開啟幾項設定按照QQ官方說明寫的做就好。 設定完成功之后可以發送測試郵件,設定成功效果如上。 比如說測試傳輸的過程中組建的3塊8T金盤組成的SHR在數據一致性檢查成功之后,QQ郵箱就會收到郵件,通知檢查完成。 在開啟微信的QQ郵箱提醒之后,我就打消了短信提醒測試的念頭,有這么方便且免費的移動端提示,還不趕緊拿來用? 也許有人擔心通知的種類不夠,這里特意截了一個超長圖。 以上就是全部可以通知的事項,可以通過電子郵件、短信等方式通知群暉NAS的用戶。 在當前的網絡環境下,也時不時的會有各種攻擊,不僅針對電腦,也會針對其他上網設備,群暉也自帶一整套安全設置以及安全套件。 單位和企業用戶很多都是直接使用的群暉默認設置,其實作為單位和企業,應該有比個人用戶更高的安全性,所以需要對群暉NAS的安全進行更高的設置。 在群暉的控制面板的安全性這個選項中,包含了主要的幾個安全設置,包括防火墻、Dos保護、自動封鎖等項目,如下圖 在控制面板選擇安全性,進入設定界面。 啟用防火墻。 建議DoS保護開啟。 自動封鎖可以防止有不良居心的人暴力破解密碼,如果你的記性很好的話…… 證書和TLS/SSL加密套件。 安全性設定之后不要以為就結束了,在控制面板的網絡內,DSM設置中隱藏著端口設定,5000端口是群暉默認的管理端口,所以也是黑客的首選目標,應該給改了。 其實群暉還有專門的安全套件,在套件中心就可以隨意下載。 主界面很簡潔。 選項中還可以設定計劃掃描,可以不占用工作時候的系統資源,無人值守的完成病毒掃描任務。 在此簡單總結一下同步、備份、快照、USB COPY2.0、Photo Station、Video Station、Audio Station、Download Station的作用以及在DSM6.1的新特性。 當然,還有如何通過群暉的同步、備份和快照來抵御勒索病毒。 其實抵御勒索病毒這個事算是半個標題黨 不過在有一個情況是,一旦你把群暉NAS掛載到了windows系統的網絡驅動器,還是有風險的。 建議保存有重要的文件所在磁盤群組不要進行映射,比如說同步、備份、快照文件所在的磁盤群組及相關共享文件夾,遇到這樣的重要文件就關閉對應磁盤群組的映射網絡驅動器吧,或者把權限設定為僅讀取,關閉寫入權限(這個基本上不可能 同步Cloud Station Drive以及Cloud Station Backup可以實現電腦和群暉NAS的文件保持一致和備份電腦文件(Cloud Station Backup還可以回溯32個版本)的效果。 所以只要關閉群暉重要備份所在磁盤群組的映射網絡驅動器并開啟了快照Snapshot Replication或者Cloud Station Backup的話,就是中了招,也可以通過Cloud Station Backup來把文件還原。 至于快照Snapshot Replication干什么用?一旦你沒有關閉映射的群暉NAS的網絡驅動器中了招,可以通過快照來進行還原,還原至最近的一次快照時間點。PS,群暉的快照恢復NAS內部文件的速度要比同步和備份的常規方式要快。 備份添加了兩個新特性,那就是直接掛載并讀取備份文件內容和跨文件夾比照重復文件,堪稱懶人的福音書。 如下圖,直接在共享文件夾中掛載并讀取文件內容,或者通過打開備份資源管理器進行查找和復制等操作,如果僅尋找小部分文件,不必進行大還原覆蓋,比之前版本方便許多。 跨文件夾比照重復文件如下圖所示:210G的homes文件夾備份后所占用的體積僅為82.5G,這就是Hyper Backup備份的最近技術→跨檔案去重復技術,備份任務運行的時候會比對重復的文件數據。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光聽群暉在那吹好處,雖然跨檔案去重復技術大大節省了磁盤空間,但是會影響首次備份的時間,備份數據越多越龐雜,耗時越長 不過由于第二次僅是針對原有數據的變量進行備份,所以如果數據變動量不大的話,第二次備份任務耗時會大大縮短 需要注意的是群暉NAS的機能直接影響備份運行的速度,這絕壁是群暉誘導我們升級機器的陰謀。 USB Copy看起來像是小甜點一樣的功能套件,其實對經常有照片拷入、數據冷備份需求的人和高清下載共享多的人是非常好的。 因為可以通過設定需要冷備份的重要文件夾或高清下載文件夾在插入USB設備的時候自動進行數據導入或導出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一個不是BUG的問題,有部分USB設備,比如一些硬盤座,U盤存在兼容性問題,已知Orico6638,幾個雜牌老U盤不被識別,盡量使用兼容設備。 DSM6.1的Photo Station對共享照片的留言、添加標簽和標示區域等新功能的添加,大大方便了影樓和專業向的個人服務; 而個人方面,現在可以先建立分享相冊,然后在旅行過程中不斷擴選相片,只要鏈接有效,所有親人和朋友都可以看到不斷更新的相冊并且留言。 如果說DSM6.0中推出的協同表格和Note說明群暉開始向著企業化、專業化邁出了第一步,那么DSM6.1的Photo Station彰顯了群暉將企業化、專業化發展的第二步邁進攝影圈的野望。 DSM6.1的Video Station主要更新內容在2017年的群暉大會上做過介紹,添加了家長監護和隱私控制功能,確保孩子不到不該看的,對常用Video Station看大姐姐的家長來說,是個好功能。 從Universal Search名稱上來看是對DSM系統的搜索功能進行專門強化的套件,其前身是DSM6.0中我最喜歡的功能→全內文搜索,在DSM6.1中,這項功能升級為全方位搜索。 群暉宣傳的是為用戶在群暉NAS上快速找到所需文件的智能搜索工具,究竟如何,來展示下: 首先需要在DSM套件中心下載Universal Search套件,想要使用的值友必須把群暉NAS先升級到DSM 6.1才能下載。 安裝好之后進入主菜單,會發現Unversal Search的圖標在星輝的照耀之下~ 首次點擊入到主界面,直接提示我要求先創建索引文件夾,這是必須步驟,不然此項功能就是廢材了。 選擇需要索引的文件夾和文件類型即可開始,建議記性不好的值友都選上。 完成索引之后才可以進行搜索操作,完成索引之后才可以進行搜索操作,完成索引之后才可以進行搜索操作! Universal Search的選項詳細程度確實應該提升到套件的程度了。 搜索的條件在DSM6.1獲得了爆炸式的增長,從創建日期、修改日期、最后訪問時間、擴展名、大小這種常規選項,還有所有者、擁有者、用戶群組等劃定數據范圍的管理權限級別的搜索。 同時添加了很多針對視頻、音樂、照片這類多媒體文件的搜索條件,比如說音頻比特率、音頻采樣率、視頻比特率、視頻編解碼器等等。 很多搜索選項自帶二級至三級選項,比如說曝光時間和透鏡光圈,在選擇數據范圍還需要確定光圈和曝光時間的具體數值。 需要注意的是, Universal Search的條件后的“+”號不是擺設,是呼喚多重條件搜索的按鈕,在確定了主要搜索條件后可以附加很多復選條件 DSM6.1的Universal Search比DSM6.0的全內文搜索更完善,省去了安裝瀏覽文檔套件,直接在套件內實現了預覽文檔。 而且不記得整段準確詞語不要緊,加上空格之后,可以多個關鍵詞進行搜索~而且還會在預覽內文中進行黃色底色的標注,非常走心的體貼設計。 原本在DSM6.0中專為文字工作者服務的內文搜索在升級到DSM6.1的Universal Search之后,可以說是吃了十全大補丸。 進階的搜索功能能夠找到影片解析度、照片光圈等等信息,不僅服務文字工作,對機關企事業單位綜合材料保管、攝影和多媒體工作室集中查找文件也非常方便 需要注意的是,DSM6.1有一個小改動,雖然不大,但是簡化了操作,那就是在DSM的主界面可以通過Ctrl+F來召喚出DSM搜索條,如下圖: 用起來也是一樣的方便,而且如果有更高階的需求,還可以直接呼喚出來Universal Search的套件本尊,按照套件的主要名稱也可以直接找到相關套件然后進入套件界面。 別的套件不好說,群暉的DSM6.1的Universal Search,是可以使群暉NAS用戶進一步全面變懶的。 這個套件的設計師,再接再厲哈!Universal Search還能夠繼續做細,我看好你! 群暉NAS引入的第三方套件→Docker套件是一個輕量級虛擬化應用程序,可在其中構建和運行獨立軟件容器中的應用程序,類似沙箱。 當然,很多人使用Docker的都是為了迅雷遠程下載 找到套件很容易,就在套件中心的實用工具第三方里,那條藍色的小鯨魚就是Docker。 安裝套件的界面有短介紹。 由于第一次啟動尚未啟用任何容器,關閉了歡迎界面會有提示未運行容器。 點擊注冊表選項會出現一大群軟件容器,按照星級進行排列,要安裝遠程迅雷,需要搜索thunder或者xware,如上圖最后一條,這次用的就是這個容器。 下載完后就可以在Docker界面的映像中找到已經下載的容器,才8MB 重新進入,映像變成229mb了,比DSM6.0版本的精簡了一點點 資源限制可以有效控制容器占用的系統資源和內存容量,設定好后在高級設置中進行自動重新啟動、創建桌面快捷方式(桌面指的是群暉的Web主界面)、裝載路徑(下載路徑)等高級設置項目。 需要注意的是裝載路徑要和前面的文件/文件夾所設定的保持一致,迅雷服務外部訪問端口大概是9000,本地端口可以自動,剩下其他的默認即可。 之后是摘要界面,如果沒有什么問題,就可以點擊應用,運行迅雷容器。 容器和網絡界面,容器界面可以看到迅雷占用的CPU和內存以及運行情況。 點擊容器界面中的迅雷,選擇“詳情”可以查看軟件運行情況;點擊“操作”可以對該軟件進行停止、重啟、強制停止等操作,清除和刪除需要等停止該軟件運行之后才可以選擇; “設置”選項下可以導入或者導出整個軟件容器的內容和設置。 “詳情”選項下的進程和日志界面,需要注意的是,日志中標注的紅框,里面有遠程迅雷綁定設備的激活碼,一定要復制下來,不然一會無法啟動遠程迅雷 回頭看看,群暉web主界面添加了xunlei的Docker圖標。 在遠程迅雷網頁http://yuancheng.xunlei.com/ 登陸后,在綁定框中輸入日志中標注的紅框里面的遠程迅雷綁定設備激活碼,輸入后點擊綁定就可以進入遠程迅雷界面。 遠程迅雷主界面。 遠程迅雷的扳手是設置界面,最大下載任務數才3 因為小區沒有開放光纖寬帶 以上就是Docker的簡單開啟遠程迅雷的方法,寫的看起來很多,其實設置下來不到3分鐘就能夠搞定。 其實開啟遠程迅雷只是Docker的一個小容器軟件,Docker的功能還有很多很多,希望大家玩的愉快~ 不同于Docker的軟件沙箱型的輕量級虛擬化應用程序,Virtual MachineManager可以在群暉NAS上創建和運行多個虛擬機,借助Virtual MachineManager可以靈活分配硬件資源,構建虛擬化環境,并在主機之間遷移DSM而不發生中斷。 Virtual Machine Manager這個在DSM6.1進行Beta測試的套件究竟如何,來測試看看。 官網的宣傳主界面的介紹很簡短,看起來挺吸引人的。 要想開啟套件,首先需要把“套件中心”的“設置”選項中的“試用版”下的體驗試用版選項勾選上。 勾選上體驗試用版之后在“套件中心”的“實用工具”中就能夠見到Virtual Machine Manager了,不過放的挺靠后的,就在第三方套件上面。 VirtualMachine Manager套件在安裝過程中還會有選擇保存存儲空間和檢查設置的提示。 首次進入套件,會提示你歡迎使用Virtual Machine Manager設置向導,如果想要使用虛擬機,必要條件之一是有兩條或者兩條以上網線同時聯入群暉NAS,一個網絡接口是不行的; 設定好所用磁盤空間后就是選擇網絡接口,必要條件之二是必須要靜態IP,設定很簡單,在“控制面板”的“網絡”選項中的“網絡界面”中選擇要使用的網絡接口后選擇“編輯”,然后選擇手動設置網絡配置,設定好IP地址即可; 回到選擇網絡接口,已經自動出現了靜態IP的網絡接口,下一步會有提示,點擊“是”會警告應用設置會重啟NAS的網絡,當然點擊“是” 最后就是喜聞樂見的完成界面,“這樣就可以了”要是能改成“搞定了!”就接地氣了! 進入Virtual Machine Manager主界面,首先看到的是默認的“概述”選項,虛擬化環境的整體評估還有主機、虛擬機、存儲3個主要選擇框。 選擇任一選擇框還可以查看CPU占用率、RAM占用率、網絡傳輸情況等簡單的運行情況,個人覺得應該加入磁盤情況,起碼了解下硬盤安全,哪怕是二級選項也行,反正是Beta版本,啥意見都可以提。 側邊欄除了“概述”,還有“虛擬機”、“主機”、“存儲”、“網絡鏈接圖”、“系統映像文件”、“快照”、“設置”、“日志”、“許可證”、“測試反饋”等選項。 有了Virtual Machine Manager,第一步當然是建立虛擬機,點擊“新增”之后會出現選擇創建方式的選擇框,是使用系統影響創建虛擬機還是使用ISO文件創建虛擬機。 私以為“ISO文件創建虛擬機”是為Windows系統做的預備,由于時間有限,而且手頭沒有Windows系的ISO所以第二項作罷,直接走第一項選上。 下一步居然提示“無可用系統映像,請進入系統映像創建一個”好吧,我移步側邊欄的“系統映像文件”選項去…… “系統映像文件”剛開始空空如也,點擊“新增”開始創建,名稱中英文皆可,類型分為DSM映像(*.pat)、光盤映像(*.img,*.vmdk……)、ISO文件(*.iso),直接選了DSM映像。 然后選擇從Synology下載,下一步選擇安裝系統映像文件的存儲空間,確認應用后就會進入加載中這個等待環節。 映像安裝完畢之后的系統映像文件的界面,需要注意的是,樓主并不是按照上面那張圖的方式安裝的,因為選擇安裝文件的時候如果選擇從Synology下載會卡在加載中 樓主選的從PC上傳文件和從DiskStation中選擇文件都能夠正常安裝系統映像文件,不知道是不是BUG了…… 接下來轉回到虛擬機選項欄,點選“使用系統映像創建虛擬機”之后就會進入如下圖所示的環節。 配置規格的選項很多,CPU使用核數,內存容量等等,按需分配之后進入指定權限,權限設定完畢就是摘要部分,如果有什么不滿意的回頭重改。 不過點擊應用之后并不會直接開機,而是進入開啟虛擬機步驟,選擇主機運行虛擬機。 (因為可以多臺群暉NAS主機在一臺群暉NAS上通過Virtual Machine Manager進行管理,如下圖),前提是必須設定靜態IP,應用后,虛擬機開始開機~ 非靜態IP無法加入可選的主機列表中。 設定完成之后,虛擬機界面會顯示虛擬機的運行情況,在概述界面也會顯示虛擬機運行情況。 輸入虛擬機的IP,就可以聯入虛擬機,首次登陸會和DSM一樣開始創建管理員賬戶,只是步驟中沒有QuickConnect的設定,需要在控制面板進行設定。 進入虛擬機的Web界面,除了初始的桌面與DSM不同之外,其他的都一樣。 虛擬的DSM主機也可以升級DSM。 VirtualMachine Manager的虛擬機雖然是Beta版本,一樣可以開啟QuickConnect,而且同步、備份、Office、Universal Search等重要功能性套件都能夠安裝運行,非常給力。 由于界面和正常套件使用并無二致,就不騙篇幅了,虛擬機在測試的這幾天中沒有發現大問題 群暉NAS的Virtual MachineManager應用情況很多,測試新套件,部分部門有更高保密需求可以使用虛擬機隔斷與其他部門的數據等等。 如果是辦公場所服務商,可以方便、快捷的按照單位或小企業需要設定虛擬機,做到一戶一虛擬,并且互相不影響,在解決了小微企業使用單獨服務器費用過高的問題同時還可確保各個小微企業的數據安全。 期待Virtual MachineManager的正式版推出~ 測試到這里也就要完結啦,按照慣例總結一下 群暉DSM6.1較6.0主要修改了很多細處的東西,在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同時保持了其好用方便的優良傳統,能夠滿足大部分個人及家庭對NAS的各種需求,當然,是以近乎買軟件送硬件的形式。 當然,群暉NAS并不是沒有問題,我總結了一下我所混跡的各個NAS群和論壇用戶對群暉NAS的比較尖銳的看法,主要集中在以下四個情況: 1.有人曾經和我說,群暉數據不夠安全,我遇到過一次或者多次數據損壞,就不再用了; 2.群暉NAS不滿足特殊使用要求,有的軟件就可以實現。 3.Intel的部分處理器有問題!群暉有的NAS用了這個U!想買怎么辦! 4.群暉套件或者APP有BUG! 對于第一個情況,遇到一次是事故,群暉有龐大的用戶基數,數據損壞是幾率事件,用的人多了,出現各種問題肯定是有可能的,因噎廢食這種事我當真沒法說 遇到多次的話,請注意使用環境,檢查電源情況(比如說家里電壓是否不穩,可考慮上UPS), 是否用了一般硬盤進行24*7*365這種長時間不間斷的下載 第二個情況,隨著DSM的不斷升級,這個問題其實越來越少見,群暉NAS已經滿足很多人絕大部分的需求,樓主自己也有很多功能沒有用到; 而且群暉的DSM自帶進化屬性,不僅反映比較集中的地方會進行優化,每次版本大更新都有更好的改動,在當前群暉NAS已經完全滿足需求的情況下,當真沒必要和自己過不去。 第三個情況,Intel雖然坑了一波 第四個情況,群暉有BUG當真不是稀奇事,群暉的服務即在于用戶所反饋的BUG他會關注并且進行處理,前提是別光顧著噴,而忘了向群暉反映。(注意此處的BUG是軟件BUG而不是翻譯錯誤,因為僅據我所知群暉在DSM6.0的時候就有翻譯錯誤存在了好久,有的直到升級6.1才更正 當然群暉也有著自己的優勢,DS1517+配合推出不久的DSM6.1,用各種功能強大且不斷保持優勢進化的DSM套件,為高端用戶提供了一套完整的NAS及相關應用套件服務體系。 這次測試的體驗過程總的來說很滿意,硬件外觀沒有大進化和防塵性一般算是白璧微瑕 雖然還是Beta版,但是Virtual Machine Manager這個虛擬機套件的出現,說明Synology群暉的技術進化腳步從未間斷,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添加了新的更好更便利的功能套件,這就是一直用群暉NAS的重要原因之一~ ↓↓↓想買不會買,就上什么值得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