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頻度:★★★★★ 難易程度:★★★☆☆ 下表中除去物質中雜質選用的試劑或操作方法正確的一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參考答案】C 【試題解析】加入氯化鐵會引入雜質Cl-。故①不正確;加入鐵粉置換出銅,通過過濾除去銅及過量的鐵粉,故②正確;利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氣體,再用濃硫酸干燥氫氣,故③正確;碳酸鈣不溶于水,溶解后過濾,再蒸發即可得到純凈的NaNO3,故④正確。故選C。 1.有關物質分離、提純的實驗裝置的判斷,是高考出題熱點,在做判斷時要注意以下四點: ①過濾裝置中的一貼、二低、三靠。 ②萃取分液中兩層液體的出口。 ③蒸餾裝置中4注意:溫度計位置、冷卻水的流向、是否墊石棉網、是否加沸石。 ④洗氣瓶的進口與出口。 另外Ⅱ卷非選擇題,也有有關物質分離和提純的操作考查,在答題時注意規范。 2.重溫分離、提純常用裝置 3.三大物質分離提純方法的選擇與得分關鍵
1.下列實驗的試劑、裝置選用不合理的是
2.在中學化學實驗中可用來分離或提純物質的方法很多,如蒸餾、過濾、結晶、滲析、鹽析等,分離或提純下列各組混合物所選用方法最合適的是 A.從FeCl3溶液得到FeCl3固體——加熱蒸干 B.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入稀硝酸溶解、過濾、洗滌、干燥 C.分離NaNO3和BaSO4的混合物——溶解、過濾 D.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SO4——加入BaCl2溶液、過濾 3.向四支試管中分別加入少量不同的無色溶液進行如下操作,結論正確的是
1.【答案】B 【解析】明確“被提純氣體”與“雜質氣體”—分析“被提純氣體”與“雜質氣體”的化學性質異同—根據“除雜必盡”“被提純氣體不消耗”“不引入新雜質”的原則,先選擇合適的除雜試劑,再依據除雜試劑的狀態及反應條件選擇合適的裝置。A選項正確,甲裝置中飽和氯化鈉溶液可除去HCl,濃硫酸可除去H2O;B選項錯誤,干燥管中的無水氯化鈣在除去水的同時也會吸收NH3生成絡合物;C選項正確,干燥管中堿石灰的成分為生石灰與氫氧化鈉,可除去CO2和H2O;D選項正確,丙裝置中的銅網可除去O2。 2.【答案】C 【解析】FeCl3在水溶液中發生水解反應,加熱蒸干最終得到的是氧化鐵,A錯;硝酸也會與銅反應,B錯;NaNO3易溶于水,而BaSO4不溶于水,可通過過濾分離,C正確;D項引入新的雜質Cl?,錯。 3.【答案】B 【解析】碳酸根離子、亞硫酸根離子、硫酸根離子、銀離子等滴加氯化鋇溶液,都會生成白色沉淀,A錯;氯水中的Cl2和碘離子反應生成碘單質,四氯化碳把碘從水溶液中萃取出來,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下層溶液顯紫色,B正確;黃色火焰可以覆蓋K+的淺紫色火焰,故檢驗K+需通過藍色鈷玻璃觀察火焰,C錯;氨氣極易溶于水,滴加稀NaOH溶液并加熱或滴加NaOH濃溶液,氨氣才能逸出,D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