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章
發文工具
撰寫
網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圖
隨筆
相冊
原創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經絡學說,是中醫的重要理論之一,下面就給大家做一簡單介紹。
一、什么是經絡
經絡是古人在長期醫療實踐中,從按摩、導引、針灸等治療中所出現的感應現象,逐步加以總結整理而成的。經絡是一種“運行氣血”、“傳導反應”、“抵抗外邪”的系統。它遍布全身,緊密聯系身體各個部分。“氣血”在經絡中川流不息,從而使整個機體能很好地進行各種復雜的生命活動。
經絡學說是研究人體經絡系統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臟腑相互關系的一種理論學說。它是中醫學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
經,有路徑的含義,經脈貫通上下,溝通內外,是經絡系統的主干;絡,有網絡的含義,絡脈是經脈別出的分支,較經脈細小,縱橫交錯,遍布全身。經絡內屬于臟腑,外絡于肢節,溝通于臟腑與體表之間,將人體臟腑組織器官聯系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并借以行氣血,營陰陽,使人體各部的功能活動得以保持協調和相對的平衡。
二、經絡系統的組成
經絡系統可分為經脈、絡脈兩大部分。經脈主要指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以及附屬于十二正經的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二皮部。絡脈有十五絡、浮絡、孫絡等。
1、正經有十二條,又稱十二經脈,是十二個臟腑所屬的經脈。分手三陰經、手三陽經、足三陽經、足三陰經。
2、奇經有八條,分別是督脈、任脈、沖脈、帶脈、陰蹺脈、陽蹺脈、陰維脈、陽維脈。
3、絡脈有十五條。是指從十二經脈和任督二脈各分出一路,加上脾之大絡。經脈起著溝通表里兩脈加強經脈的循環傳注作用。從十五絡脈分出的小絡脈稱做孫絡和浮絡。
4、十二經別是十二經脈別行分出的一種循行于人體深部的經脈干線,有加強內外聯系,濡養臟腑的作用。
5、十二經筋是十二經脈所屬肌肉系統的總稱,行于體表,不入內臟,主要作用是聯絡四肢百骸,主管關節運動。
6、十二皮部根據十二經脈的循行部位,又通過絡脈把皮膚分為十二部,納入十二經脈所支配的范圍。疾病傳變層次分別是皮—絡—經—腑—臟;當機體內臟有病時,也可通過經脈、絡脈反映到皮部。
來自: 天一角458 > 《健康長壽》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經絡--能量的通道,健康的保障
由于經絡具有運行氣血的功能,且是一個循環不息的活動系統,因此,當機體某一臟腑經絡因某種因素導致功能失常,陰陽失調時,就可以通過...
經絡的概念和經絡系統的組成*
經絡的概念和經絡系統的組成。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經絡系統,是由經脈和絡脈組成。經絡學說認為,人體的經筋是十二經脈之氣“結、...
少林點穴術的基本原理
根據經絡學說的闡述,人體內存在“經絡系統”,體內各組織、臟器之間,借助于經絡系統連結成為一個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有機...
中醫基礎理論之經絡學說
經絡學說,即研究人體經絡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與臟腑相互關系的學說。正是由于經絡的相互銜接,在周身內外構成了網絡周身的經絡系...
經絡
經絡。尤其針灸、推拿療法直接作用于經絡系統,故經絡學說成為針灸及推拿的理論基礎。清代以后經絡學專著頗多,如《經絡全書》、《經絡...
中醫基礎理論—經絡總論
中醫基礎理論—經絡總論。經絡學說是闡述人體經絡系統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與臟腑相互關系的一門學說。經絡是經脈和絡脈...
中醫基礎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經絡學說
中醫基礎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經絡學說經絡的概念?經絡是運行全身氣血,聯絡臟腑肢節,溝通表里上下內外,調節體內各部分功能活動的通路。稍后成書的《難經》在繼承《內經》有關經絡學說的理論基礎上,...
中醫經絡學說在針灸中的作用
經絡學說是研究人體經絡系統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與臟腑相互關系的一種理論學說.它是祖國傳統醫學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針灸學的理論核心.它是由古代醫家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產生和發展...
人體經絡
人體經絡 經絡是人體結構的一部分。經絡學說是研究人體經絡的生理功能、病理便化及其與臟腑相互關系的學說,是中醫學基礎理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是經絡系統的主要內容,此外,還...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