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忍字頭上一把刀”,小不忍則亂大謀,在古代大丈夫想要有一番作為就必須能屈能伸,必須審時度勢,方能成就大業。不然如果只知道勇往直前而無所顧忌就必然如呂布、項羽等人一樣下場凄涼。可以這樣說,有時候忍是一種無奈,有時候忍又是一種智慧,但無論如何,想要成功就必須學會忍。 忍 若說到最出名的“忍者”,越王勾踐當之無愧。勾踐作為一國之王被吳王夫差打敗,但他沒有一死殉國而是選擇放下身段成為吳王夫差身邊的一個奴仆,對于夫差的百般羞辱都無動于衷,最后夫差認為勾踐對自己沒什么威脅放他回越國,勾踐卻臥薪嘗膽數十年,最后一舉打敗了吳國,擊殺了羞辱他的夫差。 勾踐 要說忍者之王則非三國時期的司馬懿莫屬了,司馬懿是真的能忍啊,而他的這種忍法也為他帶來了巨大的成就—三國歸晉。司馬懿可以說是輔助曹魏四代君王的重臣,由早年曹操的猜忌到晚年曹叡的臨終托孤,司馬懿用近50年的隱忍讓曹魏相信自己是個大忠臣,然而也就是這位忠臣在七十多歲時重演了當初曹操篡漢的一幕。還有一件事可以證明司馬懿的能忍,諸葛亮攻打司馬懿時司馬懿就是不與諸葛亮正面交戰,諸葛亮便派人送了女人衣服來羞辱司馬懿,誰知司馬懿完全不受影響還穿上衣服讓身邊的人看看。 司馬懿 提到三國,則漢獻帝也是能忍之人,只可惜,漢獻帝的忍怎么看怎么辛酸。漢獻帝若不是末代之君則必是一位中興之主,只可惜大漢早已危在旦夕,漢獻帝雖貴為天子但卻沒有什么實權。漢獻帝為保存漢室而整整隱忍了36年,忍了何進,又忍了董卓,最后還得忍曹操,但他的隱忍沒有給他帶來任何成果,最后大漢還是亡了,而他本人也在54歲時去世,漢獻帝可真的是忍了一生。 漢獻帝 韓信,被譽為兵仙,神帥,被漢高祖劉邦親口封為“三齊王”、“五不死”,為漢高祖劉邦打敗楚霸王項羽立下汗馬功勞。韓信也是大忍之人,關于他的忍術史書當中也是有記載的。胯下之辱對于古人而言那是萬萬不能接受的,但韓信就是這樣的一位人,為了生活甘心忍受這種奇恥大辱,但正是他的這種忍最后讓他成為了戰無不勝的兵仙。 胯下之辱 小不忍則亂大謀,成大事者必須學會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