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板茵茶
原方:板藍根5、茵陳3、郁金3、苡米3、綠茶5。
用法:用250開水沖泡5~10分鐘即可,沖飲至味淡。
功能:清肝解毒。
用途:肝炎;肝硬化。
來源:傳統藥茶方。
52.藍英茶
原方:板藍根5、蒲公英5、綠茶5。
用法:用200開水沖泡5~10分鐘即可,沖飲至味淡。
功能:清肝解毒。
用途:傳染性肝炎;流感。
來源:傳統藥茶方。
53.藍羌茶
原料:板藍根5、羌活3、綠茶3。
用法:用200開水沖泡5~10分鐘即可,沖飲至味淡。
功能:清熱解毒,解表。
用途:外感發熱。
來源:傳統藥茶方。
54.白頭翁茶
原料:白頭翁5、綠茶3。
用法:用200開水沖泡5~10分鐘即可,沖飲至味淡。
功能:清熱涼血,解毒;抗菌。
用途:熱毒血痢;鼻衄;痔瘡;溫瘧;神經性皮炎。(注:虛寒瀉痢者不宜。)
來源:傳統藥茶方。
55.白翁止痢茶
原料:白頭翁5、黃連0.5、黃柏1、秦皮3、綠茶5。
用法:用250水煎煮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至水沸后,沖泡綠茶5~10分鐘即可。可加適量白糖。也可直接沖泡飲用。
功能:清熱涼血,燥濕止痢。
用途:熱痢腹痛。
來源:《金匱要略》。
56.翁艾茶
原料:白頭翁5、艾葉5、紅茶5。
用法:用200開水沖泡5~10分鐘即可,沖飲至味淡。
功能:溫經止痢。
用途:冷勞泄痢;腹冷下痢;產后帶下。
來源:《圣濟總錄》。
57.阿翁茶
原料:白頭翁5、阿膠5、黃柏1、甘草5、紅茶5。
用法:用300水煎煮白頭翁、阿膠、黃柏至水沸后,沖泡甘草、紅茶5~10分鐘即可,沖飲至味淡。
功能:清熱養血止痢。
用途:赤白下痢、膿血。
來源:傳統藥茶方。
58.翁歸茶
原料:白頭翁5、當歸尾3、丹皮3、綠茶3。
用法:用300水煎煮白頭翁、當歸尾、丹皮至水沸后,沖泡綠茶即可。也可直接沖泡。
功能:清熱,祛瘀。
用途:瘰疬遍生、身發寒熱。
來源:《本草匯言》。
59.蒲公英茶
原料:蒲公英5、綠茶3。
用法:用200開水沖泡5~10分鐘即可,沖飲至味淡。
功能:清熱解毒,利尿散結;抗菌。
用途:急性乳腺炎;外感發熱;急性肺炎;急性支氣管炎;胃炎;肝炎;腮腺炎;瘰疬;急性結膜炎;肺癌。
來源:傳統藥茶方。
60.蒲香茶
原料:蒲公英5、香附3、紅茶3。
用法:用200開水沖泡5~10分鐘即可,沖飲至味淡。
功能:清熱,理氣;消炎。
用途:急性乳腺炎。
來源:傳統藥茶方。
|
|
來自: 古道岐黃 > 《《古今藥茶1000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