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倫達效應是心理學上的一個著名論斷。它緣自一個真實的事件。 瓦倫達是美國一個著名的鋼索表演藝術家,以精彩而穩(wěn)健的高超演技聞名。他從來沒有出過事故,因此,當演技團這一次要為重要的客人獻技時,決定派他上場。但他在這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 他的妻子事后說,我知道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為他上場前總是不停地說,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敗;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總想著走鋼絲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這件事可能帶來的一切。后來,人們就把專注于事情本身、不患得患失的心態(tài),叫做“瓦倫達心態(tài)”。 '老是想著考砸了的嚴重后果,有時還做夢,夢見爸爸媽媽愁眉苦臉,自己無學可上! '又到一年大考季,還有兩周,考生們就要走進2017年中考考場了。 面臨大考,有些考生越到最后關頭越有點抻不住了。其實,越臨近大考,調整心態(tài)就越重要。在沖刺階段,和對手比的就是心態(tài)。在這一點上考生和家長都一樣。 只關注事情的本身,往往會有所作為。太關注事情的結果,往往會事與愿違! 提醒考生: 調整好考前的心態(tài),保持適度的焦慮。專注于備考本身,少想大考后續(xù)的事。內心越渴望考出好成績,就越發(fā)擔心自己考不好,甚至每次考試前就否定自己,考場上就愈難以正常運用平時已掌握的學科知識,無法正常發(fā)揮自己應有的水平。 只求耕耘,莫問結果,這是沖刺階段考生最好的應試狀態(tài)。 因為多想無益,全力專注于復習才是正經事!最有效的心理支招就是:少想多做,讓自己忙起來! 進入考季,不少考生心理壓力增大也是在所難免的。其實,減壓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自己忙起來! 感覺壓力大的人往往想得多、做得少,減壓的最好辦法就是少想、多做。這段時間,要讓自己盡可能'單純'起來,特別是做好每周甚至每天的計劃,把時間安排的充實一點,除了休息和學習,盡可能少胡思亂想。建議適當參與體育運動或聽聽音樂放松一下。 臨近中考,許多家長比孩子還焦慮,因為往往家長想得更多!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做任何事情,總是想得太多,太在乎事情所帶來的后果,太在乎自己的面子和別人的看法,恰恰容易忽略事情本身。 大腦整天被各種欲望塞得滿滿的,身體被壓得氣喘吁吁的。在這樣的重荷下,能把事情做好嗎?有些家庭把孩子的中考當成了頭等大事,在家里也制造空前的緊張空氣。 實際上,復習備考是考生自己的事,家長要'收斂'自己的焦慮,不要管得太具體。沖刺階段,孩子學習壓力和心理壓力都會相應地加大,回到家,家長要控制住自己的關心和焦慮,讓孩子有獨立思考和休息的時間、空間。 法拉第說過這樣一句話:'拼命去換取成功,但不希望一定會成功,結果往往會成功。 '如此的心態(tài)和狀態(tài)可能更有助于孩子成為大考中脫穎而出的黑馬。 所以,家長們讓家庭氛圍輕松一些,不要讓你的焦慮成為孩子中考的“瓦倫達效應”源頭! 來源:網絡 |
|
來自: bxg > 《心理心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