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是通過有節奏的、經過提煉和組織的人體動作造型,來表達一定思想感情的藝術,是人類最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從蒙昧的上古時代開始,中國傳統舞蹈經過了歷朝歷代的發展和演變,逐漸形成了具有獨特形態和神韻的東方舞蹈藝術。千年歷史,千年舞蹈。時代的輝煌早已隨著浪花消散,而在舞袖蹁躚里我們還依稀可見那些曾經的歷史。讓我們一起走進中國舞蹈,領略舞蹈的傳奇魅力。 宮廷樂舞 來自精華學校中考研究院 00:00 03:43 (點擊此處收聽人工語言▲) 舞蹈是文化的一個側面,不同朝代的宮廷舞蹈更彰顯著不同朝代的文化風味。宮廷舞蹈多指宮廷祭祀、宴飲時的舞蹈。袁禾在《中國宮廷舞蹈藝術》中,指明了中國宮廷舞蹈的階段特點——“西周雅舞的莊肅崇高”“漢宮舞蹈的勢張技博”“六朝歌舞的柔靡溫婉”“北朝樂舞的精放豪健”“唐宮燕樂的絢麗多姿”“宋室歌舞的典雅規范”。每一個形容詞,都精準地描繪了各個朝代舞蹈的特性,也對應描繪出各個朝代的特性。不過,古代的宮廷樂舞總體上還是有一些共性。 首先是官辦性,各個朝代都有專門的官辦的樂舞機構,專門的樂師和舞者。這些樂舞多用于祭祀等重大場合,帶有統治階級的色彩,內容多為歌功頌德、歌舞升平之作。形式嚴謹規范,對人數和表演流程有具體明確的要求。 《秦王破陣舞》講述了秦王李世民擊敗叛軍劉武周后鞏固新唐政權的事跡。唐太宗一生功勛累累,先是協助高祖平定劉武周、王世充等軍閥,奠定李唐基業;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兄弟李建成、李元吉,登上帝位;在位期間,開創了輝煌的貞觀之治,創造了國泰民安的盛世。 《秦王破陣舞》經過太宗親自編舞和宮廷藝術家的加工潤色,配上大型宮廷樂隊的伴奏,顯得富麗堂皇,氣勢雄渾,彰顯出大唐鼎盛的巍峨氣勢。 宮廷樂舞中,以唐朝的《霓裳羽衣舞》最為著名。一是它超群的藝術價值,二是唐玄宗對它的極力推崇(也有一種說法,認為此曲即為玄宗所作)。關于此曲的來歷,據說是唐玄宗登三鄉驛,望見傳說中的仙山女兒山后心馳神往,回宮后根據幻想完成了前半部分的創作,又吸收河西節度使楊敬述進獻的印度《婆羅門曲》的音調完成了后半部分的創作。 《霓裳羽衣舞》是唐代歌舞的集大成者,在表演過程中極力表現虛無縹緲的形象,使人如臨仙境,白居易稱贊此舞的精美道:“千歌萬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唐玄宗和楊貴妃極度喜愛《霓裳羽衣舞》,二人每每配合表演此曲,貴妃舞姿飛揚,玄宗擊鼓伴奏,恰似高山流水之意,二人的感情也在追求相同志趣的過程中越來越深厚。 《霓裳羽衣舞》可謂是盛唐華章,舞動出大唐的盛世之音。然而,“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最終這首盛世名曲還是隨著安史之亂的爆發,同一代開元天寶的盛世輝煌,同李隆基與楊玉環載歌載舞的盛世愛情一起,在山河破碎里灰飛煙滅一曲終舞罷,空留殘音。 唐太宗是一個天生的軍事家,唐玄宗卻帶有風流才子的氣質,二人都曾站在中華民族輝煌的頂尖,擁有不同的人格魅力和不同時期的狀態,一個彰顯出大唐雄渾豪壯的氣勢,一個反映出盛唐歌舞升平的祥和狀態。而當歷史長流、盛世消散、英雄淘盡,只有這《秦王破陣舞》和殘損的《霓裳羽衣舞》,還依稀見證輝煌時代的存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