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杭州市腦卒中急救溶栓地圖及相關App正式啟用,這個系統由浙江省腦卒中醫療質量控制中心浙醫二院神經內科與杭州市急救中心共同設計開發。 杭州市急救中心副主任、浙江省院前醫療急救質量控制中心主任張軍根說,“腦卒中急救溶栓地圖App正式啟動后,將在浙醫二院試運行,以后將與杭州其他23家卒中中心一一全面對接協作,真正實現120與卒中中心網絡化運作,大大縮短全市腦卒中患者從發病到救治的時間。”
腦卒中如不及時救治,會對大腦功能產生不可逆的損傷,并且會危及生命。 杭州市目前共有24家卒中中心,為了提升救治效率,杭州市急救中心運用腦卒中急救溶栓地圖App這一輔助工具與杭州的各家卒中中心對接后,將最大限度地縮短患者從發病到溶栓及血管內治療的救治時間,努力降低卒中的致殘、致死率。 比如,市民呼叫120后,120隨車醫生到達現場會根據腦卒中急救溶栓地圖App內嵌的規范步驟對患者做初步診斷,其卒中識別率可高達70%。 App的GPS定位功能,根據卒中中心距患者的距離,推薦最近的卒中中心,醫生在送患者前往目標醫院的途中,即可將患者院前診斷通過App傳送到目標醫院,實現患者未到、信息先到,便于卒中中心醫護人員在患者入院前就做好充足準備。而當面對嚴重的大血管閉塞患者,120隨車急救醫生將會結合卒中地圖App的提示,優先考慮轉送至有更高一級救治能力的高級(綜合)卒中中心。 浙醫二院神經內科樓敏教授說,“對于卒中患者來說,時間就是生命”。 建立卒中地圖和App的目的,是為了盡可能縮短卒中患者的救治時間。通過救護車和卒中中心的聯動,可將患者從發病到開始治療的時間大幅縮短,特別是為缺血性卒中患者盡早開始溶栓治療爭取到了寶貴時間。” 另外,樓敏提醒,在中風救治過程中,患者家屬快速識別卒中預警信號,并及時撥打120,是關鍵的第一步。 識別中風,要牢記“中風120”—— “1”:看1張臉:是否有不對稱,口眼歪斜; “2”:看兩只胳膊:平舉雙臂,是否有一側手臂無力; “0”:聆聽語言:是否有言語不清,表達困難。 如果出現上述任何癥狀,就要立刻撥打120急救電話。 在等待120救護車的時候,家屬不要隨意搬動患者,不要給患者喂水或喂食,最好準確記錄發病時間。 2017杭州市腦卒中急救溶栓地圖 上城區: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浙江省中醫院、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 下城區:浙江省人民醫院、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 江干區: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慶春院區、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下沙院區、浙江省中醫院下沙院區 西湖區: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17醫院、浙江醫院、浙江省立同德醫院、杭州市中醫院、杭州市西溪醫院 濱江區: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濱江院區、中國人民警察武裝部隊浙江省總隊杭州醫院 拱墅區:浙江省新華醫院、杭州師范大學附屬醫院 蕭山區:蕭山醫院、蕭山區第一人民醫院 余杭區:余杭區第一人民醫院 富陽區:富陽區第一人民醫院 臨安市:臨安市人民醫院 桐廬縣:桐廬縣第一人民醫院 淳安縣:淳安縣第一人民醫院 建德市:建德市第一人民醫院 |
|
來自: 馬拉cml37vnyza > 《腦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