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要早預防早治療 癌癥并不是不可治愈,2016年果殼網曾經采訪美國國家癌癥中心主任Dr.Douglas R. Lowy(道格拉斯·洛伊博士),他在采訪中提到“在美國,大約60%的癌癥患者可以被治愈。當然,還有40%無法治愈的患者。所以當癌癥發生后再治療是不夠的。” 癌癥的發病率有環境和遺傳兩大因素。如果通過基因篩查檢測出具有高危易感基因,需據醫囑定期檢查,或者通過藥物治療等手段提早干預。對于某些癌癥來講,早期診斷和晚期診斷對于病人的生存率影響差別極大。以肝癌為例,如果診斷于早期,五年存活率高達70%,而如果診斷于晚期,五年存活率不到5%。所以癌癥早篩對于癌癥的防治至關重要。 肺癌 肺癌是全球最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病率及死亡率均位于惡性腫瘤的第一位,成為公認的危害人類健康的殺手。肺癌的預后與臨床分期密切相關,由于癥狀及體征出現較晚,80%的患者在首次就診時即已出現轉移,因喪失了手術機會而致5年生存率僅有16%,與此相反,Ⅰ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達到90%。若能在發病早期發現,便可能有效改善肺癌患者的預后。 ——《肺癌篩查方法的評價》 吸煙,職業和環境接觸,電離輻射,既往肺部慢性感染,遺傳,大氣污染 咳嗽,痰中帶血,咯血,胸痛,胸悶,氣急,聲音嘶啞,發熱,消瘦,惡病質 X線檢查、支氣管鏡檢查、細胞學檢查、剖胸探查、ECT檢、縱隔鏡檢查 甲狀腺癌 甲狀腺癌,近年來增長最快的實體癌,是目前大城市女性發病率最高的癌癥。但甲狀腺癌與其他腫瘤不同,整體治療效果非常好,十年存活率在90%以上。換句話說,大多數人經過規范治療幾乎都可以達到治愈的效果。但是如果早期癌拖變成晚期癌,手術后的效果就要差很多,術后生存期也會大打折扣。 一般地說,大部分甲狀腺癌患者首發癥狀為頸部無痛性包塊,多數包塊隨吞咽上下移動,部分患者有吞咽困難及頸部壓迫感。另一部分患者可能首先發現頸部腫大的轉移淋巴結,進而檢查發現甲狀腺內的原發病灶。因此,發現自身頸部有隨吞咽而活動的包塊,或大于2厘米的固定頸部包塊,需及時到醫院就診。 同時建議20歲以上人群,尤其是精神壓力過大的白領女性、有家族甲狀腺癌病史、經常暴露在高輻射工作環境中的人、嗜好吃海鮮以及沿海地區居民等甲狀腺癌高危人群,最好每年到正規醫院做一次甲狀腺的彩超。這是一個很實際、很有用的方法,費用也不是太高,為100多元。 ——《高發的甲狀腺癌的概況》 《如何才能早期發現頸部潛伏的危機呢?》 《如何才能早期發現頸部潛伏的危機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