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畢業季~當下大家關心的熱點也都是畢業、升學、入學…… 到這個時候,咱們無錫各大校區就要熱鬧啦~ 這其中就包括了無錫職教園~ 今天,咱們來看看原無錫市政協副主席,曾任無錫市教育局副局長、無錫市政府教育督導室主任督學的章一中所撰寫的《見證無錫職教園的規劃建設》 無錫職教園原名無錫市(藕塘)職教園區,位于無錫市市區西部,其總體規劃經過了三次較大的調整。初期規劃為南臨舜柯山、雞籠山,北至錫宜高速公路,西至西環線,東到錢洛路,規劃用地面積為14.78平方公里,后西至西環線調整為西至胡埭工業園,規劃用地面積擴大為18.6平方公里,最后一次調整將錢橋鎮和藕塘鎮合并后的新錢橋鎮全部劃入職教園范圍,實行“園鎮合一”,規劃用地面積達到46平方公里。 (無錫職教園) 規劃建設無錫職教園,是市委、市政府為加快我市職業教育發展,推進城市化發展進程而做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當時首期入園的中高等職業院校,都是我市職業教育的骨干學校,在我市職業教育發展改革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這些學校原來大多有幾個校區,管理成本高,發展空間有限,學校發展受到很大限制。這些學校進入職教園后,不僅學校可以實施集中統一管理,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也使我市職業教育的整體布局得到了進一步的優化。同時,職教園的規劃建設將園區建設與周邊的鎮區建設和新農村建設規劃結合起來,帶動了藕塘及周邊地區的開發建設,改善了區域居住環境、投資環境和人文環境,有力推動了無錫西部地區的城市化進程,進一步優化了城市的總體規劃和結構布局。 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無錫職教園建設,將園區建設列為全市“打造山水名城,共建美好家園”九大重點工程之一和2005年全市教育工作會議確定的大力推進教育強市建設六項重點工作之一。2005年9月7日,《中共無錫市委辦公室、無錫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快建設無錫(藕塘)職教園區的實施意見》(錫委辦發〔2005〕101號)下發。2007年初,市委、市政府又將職教園與太湖國際科技園、無錫(國家)工業設計園、無錫太湖新城科教產業園并列為全市重點建設的四大園區之一,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園區建設。 (無錫高等師范學校) 無錫職教園的開發建設,采取市區結合、以區為主的模式。2005年6月,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市分管領導任組長的無錫市藕塘職教園區建設領導小組。2007年2月,為進一步加強園區建設的組織領導,調整為由市主要領導任組長,市發改委、教育局、規劃局、建設局、財政局、國土局、勞動與社會保障局、市政公用事業局、無錫供電公司等相關部門一把手為領導小組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市發改委主任兼任辦公室主任,市級相關部門分管領導為辦公室成員。同時,根據工作需要分別組建了資金平衡、規劃編制、配套建設、學校建設協調、職教資源整合、園區建設等六個工作組,為加快園區開發建設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2006年11月,市委、市政府設立無錫(藕塘)職教園區黨工委、管委會,由園區所在地惠山區人民政府區長兼任黨工委書記,錢橋鎮黨委書記任管委會主任,實行園區與錢橋鎮“園鎮合一”的管理體制。 在職教園區的建設中,始終堅持高水平規劃、高標準建設。2005年6月,東南大學完成了無錫市藕塘職教園區概念規劃的編制工作。這一規劃強調園區資源的共享,注重配套設施的完善。提出以橫貫園區東西的文良路為軸線,沿路分布各個學校,同時在兩側集中建設各院校學生生活及后勤服務的共享設施,形成一個以職業教育為主,教育設施齊全、生活環境優美的綜合性教育基地。在此基礎上,規劃部門先后組織開展了首期入駐的職業教育院校規劃方案專家評審工作,境內外知名設計單位及同濟大學、東南大學等規劃建筑領域的專家參加了評審,并確定了各院校的規劃方案。 (無錫城市學院) 2005年7月8日,職教園區迎來了隆重的奠基儀式,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的領導悉數到場。奠基儀式后,園區道路、安置房建設以及拆遷的前期工作全面展開,首期入駐園區的職業教育院校的建設進入高潮。 2007年,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江南影視藝術職業學院、無錫技師學院相繼落成啟用。2007年實施“街園合一”管理體制后,規劃部門和職教園區管委會又邀請了法國AS設計公司,對確定的街園范圍進行了概念規劃,將教育區、城市生活區、園區配套共享區、產學研實訓區、國際園區、發展備用區、山體生態區、社區綜合配套區的八大區域進行了統籌合理的規劃,構筑了“五縱六橫”的空間景觀布局,并于2008年6月通過了專家論證。在此基礎上,委托了無錫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了《錢橋地區(無錫職教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規劃于2009年5月獲得市政府的批準。在此期間,江蘇省無錫汽車工程中等專業學校、江蘇省惠山中等專業學校、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無錫高等師范學校和無錫南洋職業技術學院又相繼建成,同時,為高技能人才提供實訓和技能鑒定的無錫市公共實訓基地也進駐了職教園區。眾多的學生和教職員工涌入職教園區,給園區生活配套設施帶來了新的壓力。 2011年,規劃部門又規劃編制了文良路兩側學生街商業配套地塊,啟動建設綜合性商業街區,解決職教園內廣大師生的生活配套需求。至此,職教園區已發展成為擁有9所中高職院校(其中,高職院校4所,中職院校5所),1個公共實訓基地以及1條服務師生的商業配套街區的綜合性教育基地,園區也被聯合國授予“城市生態恢復示范區”的榮譽稱號。 隨著園區建設的順利推進,無錫職教園作為區域性職業教育中心的重要基地和對外窗口,職教資源的集聚功能、產業孵化功能、職業教育改革開放試驗功能、服務輻射功能不斷增強,對促進無錫職業教育持續健康發展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入園院校的校園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辦學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為學校進一步提升整體辦學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打下了堅實基礎。 (江蘇信息學院) 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在省教育廳組織的高職高專人才培養水平評估中均被評為優秀等級,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還被評為省高水平示范性高職院校。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和無錫高等師范學校以新校區建設和合并辦學為契機,積極推進各項工作,努力為提升辦學層次奠定堅實基礎。江南影視藝術職業學院新校區的順利建成為學院進一步打造辦學特色和提升教育水平,積極創建本科藝術類民辦高校提供了有利條件。無錫技師學院被評為省重點技師學院、省文明單位。 江蘇省惠山中等專業學校和江蘇省無錫汽車工程中等專業學校被評為江蘇省高水平示范性職業學校。同時,隨著入駐園區學校的逐步增加、高標準的公共實訓基地的建成,還有力地促進了園區內不同學校以及不同專業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促進校際之間在更高程度上實現場地、設備等職教資源的統籌配置和合理分工,從而使職教資源的集聚效應得以充分發揮。 (文章來自:《親歷無錫城變遷》 作者章一中系原無錫市政協副主席,曾任無錫市教育局副局長、無錫市政府教育督導室主任督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