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以華夏傳統禮儀韻味為中心,以古漢文化典雅氣質為傳承,舉手投足間,盡是華美。 穿著漢服,不僅注重舉止的溫柔優雅,更是對內在修養的深化。于繁華世間,絕色出塵。 漢服是漢族傳統民族服裝,從黃帝“垂衣裳而治天下”開始,延續了3700多年,韓國的韓服和日本的和服更是直接由漢服發展而來。 常見漢服最主要的特征是交領、右衽、系帶、隱扣等等,給人的直觀感覺是寬袍大袖。 漢服袖子一般都比手臂長,這種設計在屈臂時會形成優美的流線,或于人的舉手投足之間,或于臨風屹立之時,不停地運動變化。 頭飾是漢族服飾的重要部分之一。古代漢族男女成年之后都把頭發綰成發髻盤在頭上,以笄固定。女子發髻可梳成各種式樣,并在發髻上佩帶珠花、步搖等各種飾物。 在配飾方面,飾玉佩玉也是漢服的一大特色。蔽膝、披帛、襪、帔、香囊、劍、綬、印、笏、牙牌、革帶、玉帶、銙、騰蛇等等也是常用配飾。 漢代在服飾圖案的色彩運用上,主要以對比為主,強調明快、醒目、艷麗,表現了素中見華美的特點。這種特點在現代服飾設計中也為人們所運用。 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漢服在其寬大飄逸、流暢拔俗的基本風格之下,演繹出幾百種款式。 漢服可以看成是中國傳統哲學和養身哲學的表征,不論從設計還是用料來看,都和中國傳統醫學、哲學有很深的關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象征符號。 博大精深、體系完備、悠久美麗的漢服,是中國不可多得的一大財富,是非常值得每一個炎黃子孫引以為自豪的。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喜愛古風漢服,在日常穿著,或在參與一些活動時穿著,當然,也不乏攝影愛好者們呈現優秀作品。 隨著越來越多的改良服裝出現,漢服也不僅僅是古樸韻味,融合了更多現代感。 當然,著裝只是形式上的改變,對漢服以及傳統文化的喜愛,更多的還是追求內在修養,讓禮儀文明由內而外發生質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