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好久沒有翻書了.....每一次讀這首詩,體會到的味道都是一股愁腸般的感覺。再回過頭來看金庸的《神雕俠侶》,俠道柔腸,坦坦蕩蕩。 ![]()
18歲那年,金庸給了《神雕俠侶》中的他一匹瘦馬。那時候,他還不是大俠,武功也不是很高,放眼江湖,他沒什么朋友,過著流浪打拼的日子。 直到一天,這個迷惘的少年——楊過,來到一片荒郊之地,遇到一匹磕磣的黃馬。那個時候的黃馬,拖著一大車干柴,瘦得肋骨高高凸起,毛皮七零八落,生滿了癩子,正被主人鞭打。 書上是這么說的,眼見此馬遭逢坎坷,不禁大起同病相憐之心,他打跑了黃馬粗暴的主人,摸了摸它,說了一句話:“馬啊,馬啊,以后你隨著我便了。” 從此,一人一馬仗劍江湖······ ![]()
一個人有了朋友,再難走的路,都會好走一點。 這話像是古龍說的,但這確實是《神雕俠侶》中楊過的故事。 有了一匹馬作伴,“究竟是少年心,加上途中調馬為樂,本來情懷郁悶……沒幾日便開心起來。” 其實不是那山夫莽漢不識金鑲玉,而是這匹瘦黃馬,居然是一匹偽裝成“逗比”的寶馬。 剛開始的時候,這黃馬腳步蹣跚,身子虛弱得連跑都跑不動,楊過只有牽著它慢慢走到市鎮,買些料豆麥子,喂它吃了個飽,第二天見瘦馬精神健旺,才騎了緩緩前行。 ![]()
走得還沒人快,這樣的馬留著干什么?還不如一毛驢呢! 不過,楊過對它仍然很照顧,每天食料充足。馬的精力漸漸恢復了,居然越走越快,步履如飛。 不日,來到一家小酒店里,黃馬忽然莫名其妙望著鄰桌的一碗酒嘶叫起來,這貨居然要酒喝。 楊過取過大碗給它滿上,誰知黃馬一口酒喝干了,繼又連倒了十幾大碗,黃馬也一連喝完,興猶未盡。飯后,黃馬乘著酒意撒開大步,好像一輛法拉利,奔馳在高速公路上一樣,兩旁樹木紛紛倒退。 在那林間路上,只要見到道上有牲口,這瘦黃馬就疾馳奔跑,不管是牛、馬、騾還是驢,非超不可,“總是要趕過了頭方肯罷休”。 ——對不起,我受盡欺辱,郁郁半生、這口氣,我實在憋得太久了,此時自然要飛揚奔騰了!不是“我”要酒駕、要斗氣! 在山中莽漢的手里,“我”只是一匹拉柴的瘦黃馬。但在楊過的手上,請叫“我”的真名——千里良駒! 自此一路向南,來到漢水之畔,“一人一馬,居然便成了好友一般,一起仗劍天涯”,就像后來楊過和神雕一樣。 ![]()
看這古道瘦馬的描述,真讓人心有戚戚,一人一馬,均是遭逢變故,屢經磨難,受盡欺辱,于是惺惺相惜,相依為命,共走天涯。那馬竟是匹千里馬,更是有種“士為知己”的豪爽,將全部的精力回報給能賞識他的人。以馬寫人,以人寫馬,很是讓人動情。 話說到現在,也還是有一些人人物物,可以陪我們一起共走天涯; 比如:來自茅臺的“黔小驢”小醬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