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預防》雜志邀請專家對心衰再次進行了總結,歸納出了心衰的五個新信號。當出現這些征兆時,需要警惕很可能是你的心臟在向你求救呢。 聽懂心衰的5個求救信號 入夏了,炎熱的氣溫對于心血管病人來說又增加了一重挑戰。不管是哪一種心臟病,也不管是任何疾病影響到心臟的結構、功能或是供血、心律失常,如果沒有及時被發現、控制,最終都會發展為心力衰竭(簡稱心衰)。因此,人類心臟面臨的三大挑戰,首當其沖就是心衰。 相信大家對心衰并不陌生,甚至還有專家總結出典型的心衰信號五聯征,即疲勞(Fatigue)、活動受限(Activity restriction)、胸悶(Chest tightness)、水腫或踝部腫脹(Edema)、氣短(Short of breath),用這五聯征的英文單詞首字母連起來就是FACES(臉),這樣更容易被記住。前不久,美國《預防》雜志邀請專家對心衰再次進行了總結,歸納出了心衰的新五聯征。 久咳不愈 俗話說,心肺不分家。而事實上人類的心與肺確實一直共在胸腔內,血肉相連。全身的血液回流到心臟的右半部分之后,心臟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把這些經過組織代謝、含氧量少的靜脈血射入肺動脈,進入肺臟的血管網內,把經鼻腔吸入肺的空氣中的氧吸納入血液中,變成富含氧的動脈血,經過肺靜脈進入左側的心房,再經左心室射向全身,為心、腦等全身組織供血、供氧。 而一旦左心衰出現,就會使肺中的血液瘀滯,自然會影響到呼吸,可有久咳不愈的情況,甚至咳出粉紅色泡沫樣痰。而反過來,一旦出現肺部感染,也會加劇心臟負擔,常常會加重或誘發心衰。因此,倘若出現久咳不愈,須高度警惕有無心衰出現,尤其是心臟結構、功能有異常的人更要注意,以免錯過及時、有效的治療。 食欲不振 心臟把富含氧氣的血液射向全身后,在腸道還有一個關鍵的步驟,把我們吃進去的營養(食物中的淀粉轉化為葡萄糖、脂肪轉化為脂肪酸、蛋白質轉化為氨基酸,當然還有各種維生素等)吸納進入血液,這樣血液中不僅富含氧氣,也富含養料,為全身組織細胞供應能量。 一旦出現右心衰,血液回心的阻力加大,就會使血液瘀滯在腸道,最重要的表現就是食欲不振,或是腹脹。因此,倘若出現不明原因的食欲不振或腹脹,應當警惕是否發生了心衰,尤其是心臟結構、功能有異常的人更要注意。 焦慮不安 不論是左心衰,還是右心衰,身體都會莫名地難受,很多情況下是說不出來的不適感。不少患者表現為焦慮不安,站也不是,坐也不是,躺下更不舒服,起來活動活動還是不能緩解。當然最多見的是活動能力受限,比如以前爬四層樓或步行半小時都沒有心臟不適,現在可能爬二樓或步行幾百米就開始難受了。或是夜間躺不平,喜歡高枕甚至半坐位或坐位,也有表現為夜間憋醒的,嚴重者甚至端坐著喘氣。當出現這些征兆時,需要警惕很可能是你的心臟已經向你發出了“心衰”信號,在向你求救呢。 夜尿增多 心臟和腎臟的關系也非常密切。當各種腎臟病變導致少尿時,會使血液容量增加,心臟負擔加重,甚至引起心衰。而在心衰時,人體會分泌多種內分泌物質,比如腦鈉肽、心鈉肽等,具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尤其可表現為夜尿增多。喝水過多也會加劇心臟負擔。因此,心衰的病人常常不愿意,也不敢喝太多的水。當喝水并沒有明顯增加,而夜尿增多時,也要警惕是否出現了心衰。 頭昏頭暈 心臟射血進入主動脈,繼而輸送到全身,這個輸送過程是靠壓力完成的。最初的動力來自于左心室。人類的左心室是四個心腔里最厚實的,就像是一個厚約1cm的皮球,每次左心室收縮時,射血的力道非常之大,產生高達120mmHg那么大的壓力,把血液射向主動脈,這就是我們測到的收縮壓(高壓)。而在心臟舒張時(讓血液回流入心臟),由于動脈彈性很好,會使動脈中的血液繼續承受80mm汞柱的壓力,這就是舒張壓(低壓)。 一旦出現心衰,由于心臟收縮無力,常常會使血壓降低,這樣射出的血就可能不能滿足大腦等器官的灌注,會引起缺血、缺氧,在大腦首當其沖,會表現出頭昏、頭暈等不適。因此,如果沒有明顯原因經常出現頭昏、頭暈,也要警惕這可能是心臟發出的求救信號。(北大人民醫院 張海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