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注意過身邊的朋友說話時,有多少人帶著口頭禪?小時候聽有些老師講課會經常說:“接下來我再講兩分鐘”,工作了有些領導開會或講話時也總是間隔著“這個…這個…”。 有些人說5句話,包括3個“說實話...”很怕別人不相信的樣子;有些人好像從來沒有過順心的時候,老是把“郁悶”掛在口頭;還有些人,不管是下館子點菜問他吃點什么,還是大家商量相約一塊去哪里游玩,征詢他的建議時一概以“隨便”兩字來回答。 職場上打拼的人通過幾年的摸爬滾打,總能積累到一些工作技能,但有時候卻恰恰毀在了那么幾句隨意的口頭禪上;看似一句不經意的口頭禪,其實卻暴露了你潛藏的性格和心思。 1、“事情不是這樣的” 職場中在和同事說話的時候,有人會時不時地從嘴里冒出這樣一句口頭禪:“事情不是這樣的!”其實,這個人是在提醒大家:下面我要講自己的觀點了。 經常將這句話掛在嘴邊的人,一般都非常重視自己,不管是在正式場合,還是私底下聊天,都非常害怕自己被忽略掉。這樣的人,不管是說話還是辦事的時候,都很有主見;只不過有時候顯得比較任性,也很脆弱。如果你能對他們表示出必要的尊重,他們就會熱情地和你交談,甚至還會把你當成是忠實伙伴和知心朋友。 2、“憑啥呀” 職場中,有些人經常會將“憑啥呀?”掛在嘴邊,意思是說,事情本來不應該是這樣的,可是卻這樣發生了。這些人之所以要使用這句口頭禪,主要是因為看不慣那些與自己的意愿相悖的事,為自己鳴不平。 這樣的人,為人處世一般都很正直,略微有點神經質;雖然有時候顯得有點苛刻,但不一定是專門針對你的,大可不必放在心上。 3、“你先聽我說……” 有些人在和他人溝通問題的時候,習慣說“你先聽我說……”這樣的人,一般都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他們一方面希望得到別人的重視和尊重,另一方面又擔心別人會對自己產生誤解。 這樣的人不僅有著很強的自信心,而且還有很強的控制欲。同時,他們的性格還有些急躁,容易激動,沒有耐心,與他們溝通的時候,你的話經常會被他打斷。 4、“我暈” 職場中,有些人只要看到事情不是自己預想的那樣,都會說“我暈”。其實,很多時候,事情根本就沒有他想象的那么嚴重。 這種人活潑坦誠,性格外向,一般都喜歡夸張,即使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會被他們當作大事來宣傳。 5、“不靠譜!” 有的人經常會將“不靠譜”幾個字掛在嘴邊,比如“某人真不靠譜。”這樣的人,一般都喜歡杞人憂天,懷疑一切,對任何事情都充滿了擔心。 這樣的人,是典型的完美主義者。他們生性多疑,對人苛刻;既追求細節,又重視結果,容不得半點的差錯。很多時候,他們只會考慮自己的感受,根本就不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6、“好呀好呀” 有些人不喜歡拒絕別人,更不善于說“不”,不管是和自己有關系的事情還是沒有關系的事情,他們總是習慣性地說“好呀好呀!”這樣的人,一般都性格豪爽,熱情開朗,心地善良,平易隨和。但是,在處理事情的時候,往往缺乏主見和立場,是個不折不扣的“老好人”。 7、“不信咱打個賭” 有的人在和人交往的時候,喜歡說:“不信咱打個賭”,經常說這句口頭禪的人,一般都相信自己、積極樂觀、敢于冒險。可是,有時卻不能對負面結果做出正確的估計。他們往往固執己見,只要是自己認定的事情,其他人是很難讓其進行改變的。 8、“親愛的” 有些人不管是面對同性還是異性,都會說出這樣的口頭禪。其實,對方之所以會說出這樣的甜言蜜語,都是有目的或有求于你。在說出“親愛的”之后,對方可能會提出“幫我把這個文件或這個事情處理一下唄”、“我遇到了…,替我想個辦法唄”之類的要求。 這樣的人,一般都具有很強的時代感,他們敢于向傳統挑戰,愿意改變自我;遇到事情的時候,積極主動,不會退縮。不過他們經常會受到情緒的影響,很可能剛剛還在叫你“親愛的”,三分鐘之后就對你生氣至極。 消極的口頭禪對于個人來說,也許能達到一種心理宣泄的作用,比如說一句“有病”或“沒意思”、“郁悶”,心里會舒服很多。但這些負面口頭禪帶有很強的心理暗示作用,會影響身邊人的情緒。中性的口頭禪,比如“隨便”、“不知道”等,其實反映的也是放棄自我選擇、消極拒絕等心態。喜歡說“隨便”的人,往往是愛隨大流、不能為自己做主的人。“隨便”隱藏著“錯了別怪我,和我沒關系”這樣推卸責任的潛臺詞。 你可以嘗試換一種積極的口頭禪,其實就是換了種心態,比如說 “太棒了”或者“給力”。每個人都可以問問身邊的人,自己有哪些口頭禪,然后把它們記在紙上,有意識地分析哪些出現頻率最高,哪些讓人聽了不舒服,哪些對自己有消極影響。不好的口頭禪,要一點點減少次數,今天8次,明天5次,后天3次…最終將它們從生活中驅逐出去。 作者:歐陽發,一枚80后職場老鳥。今天就先講這些,覺得有用的請自選以下套餐動作(之一)刷刷你的存在感:點贊/轉發/關注/贊賞。 |
|
來自: Alexandre187 > 《[職業、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