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中國是個制造業大國,但是在科技行業里,中國的制造業優勢很少轉化為本土的創新能力,更像是為外國科技公司提供彈藥。但消費級航拍無人機是個例外,在這個神奇的行業里,中國廠商實力碾壓歐美品牌。 無人機分類 據無人機產業市場調研公司Skylogic Research統計,在北美售價在1000美元至2000美元的無人機市場,大疆占據了66%的份額;在售價在2000美元至4000美元的市場,大疆占據了67%的份額。在整個北美無人機市場,大疆占據了50%的份額。 2015年無人機行業井噴式爆發,不少企業融到巨額資金。CES 2016上紛紛推出新產品,準備大施拳腳。不過,隨著參與者越來越多,無人機市場的競爭愈加殘酷,當初滿腔熱血加入進來的企業們,紛紛遭遇困境。 2016 Q2 無人機公司評分排行 來自:DRONELL網站 如果有導演愿意將消費級無人機行業的動蕩拍成電影,光是2016年就足以撐起整個劇本。 那些受挫的無人機公司 國外 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先是美國無人機老大3DRobotics徹底退出無人機硬件市場,接著是GoPro進軍無人機市場遇挫,于2016年11月宣布召回約2500架無人機。 到今年年初,大疆的競爭對手Parrot裁員1/3,以此精簡產品線,放棄消費級無人機轉做行業應用。 而曾經的明星企業Lily則因接連的三次跳票,于2017年1月發出了一封題為“旅程的結束”的郵件,宣布關閉公司,并在60天內退回眾籌款項。 全球四大無人機制造商 Parrot是除大疆之外在無人機市場擁有份額最大的公司,而實際上Parrot比大疆成立的時間還早十二年,這家總部位于法國巴黎的無人機及無線產品制造商,不僅提供汽車制造和城市無人機領域的高科技解決方案,并且設計、研發和銷售與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相關的高科技應用產品。 3D Robotics由前 《連線》雜志編輯克里斯·安德森和時年20歲的佐迪于2009年創建,是大疆在北美最大的競爭對手,一直不斷挑戰大疆,克里斯·安德森曾用無人機的蘋果 iOS和谷歌Android形容大疆與3D Robotics的關系。 就無人機制造業務而言,大疆要比美國無人機公司更具備優勢,因為后者需要前往中國來制造產品。大疆在中國深圳擁有自己的制造工廠,公司的技術人員能夠在工廠附近迭代和測試原型,這也讓大疆能夠快速的完成從產品構思到產品上市的工作。 大疆同時還積極的下調產品售價,這讓競爭對手很難與其匹敵。3D Robotics首席執行官克里斯·安德森預計,在過去不到一年的時間中,大疆產品的售價下調了最高70%,這也是導致3D Robotics在去年宣布終止無人機生產的主要原因。 國內 國內不少無人機創業公司亦經歷著類似困境:億航、零度曾是業內追捧的企業,均在去年底經歷了大幅裁員。 A股上市公司方面,山東礦機無人機子公司山東長空雁航空科技有限責任公司,2016年虧損428.4萬元。 廣東雪萊特無人機子公司深圳曼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虧損達2640.4萬元。 而雷柏科技2016年無人機業務營收同比減少近一半,今年3月18日,宣布終止無人機相關項目建設的定增計劃。 今年年初,西安無人機企業斯凱智能因資金鏈斷裂破產倒閉。 值得一提的是,在行業面對嚴冬時,大疆用一堆“黑科技”趁亂收割市場。2016年產值突破100億元,占據全球約七至八成的市場份額,這令消費級無人機行業的馬太效應尤為明顯。 大浪淘沙 剩者為王 國內主要消費級無人機公司盤點 大疆成立于2006年。是全球領先的無人飛行器控制系統及無人機解決方案的研發和生產商,客戶遍布全球100多個國家。 大疆的起步是做商用飛行控制系統,并在后來逐步地研發推出了ACE系列直升機飛控系統、多旋翼飛控系統、筋斗云系列專業級飛行平臺、多旋翼一體機精靈、Ronin三軸手持云臺系統等產品。 不僅填補了國內外多項技術空白,并成為全球同行業中領軍企業,DJI以“飛行影像系統”為核心發展方向,通過多層次的空中照相機方案,帶給人類全新的飛行感官體驗,使得飛行在普羅大眾中皆能隨心所欲。 大疆的精靈系列無人機一直是最受全球無人機用戶歡迎的產品,當各家無人機廠商還在全方面的追趕精靈3時。2016年3月份大疆毫無征兆的推出了精靈Phantom4,精靈4最大的特性就是具備“障礙感知”、“智能跟隨”、“指點飛行”三大功能。 自動避障 指點飛行 精靈4能夠識別周邊物體、判斷飛行環境,并在一定條件下實現自主飛行。可以說,精靈4進一步拉開了大疆和其他無人機企業的差距。 今年5月份,大疆發布了其第一款掌上無人機“曉”,就像名字“曉”的諧音,這是一個“小”到可以揣在口袋里的無人機。 不過“曉”的亮點也不僅僅是小,它還將人臉識別、手勢操作技術首次和無人機融合了起來。總的來說,“曉”基本上是一臺替代自拍桿的玩具無人機。 這么說是因為,玩“曉”的體驗和過去的無人機完全不同:拿出無人機,檢查一下電池的電力是否充足,開機,將它平放在手心舉起。正臉對著“曉”前部的傳感器,連按兩下尾部的電源鍵,它就能從你的手中迅速起飛。 掌上起飛 將手掌舉在面前,“曉”會識別手掌的位置,鎖定之后前面的兩個指示燈會變綠,移動手掌,無人機會始終盯著手掌,以用戶為圓心飛行。 手勢控制 對“曉”揮揮手,它會一邊倒退遠離一邊升高,最終抵達離用戶約 3 米高,5 米遠的位置懸停。之后無人機會自動鎖定并跟蹤你,并開始錄像。 掌上降落 想要停止跟蹤拍攝,只要對著“曉”舉起雙臂,無人機會自動下降并靠近你,最終懸停在離你 1 米以內的位置。然后伸出手掌,放在無人機下方 10 厘米左右,“曉”就會自動降落在你手中。 這一套完全不需要遙控器的操作邏輯,是第一次在量產型的無人機產品上出現。但實際上,美國創業公司 Lily 無人機 2013 年在眾籌網站上發起眾籌的 Lily 無人機的概念視頻里,幾乎有完全一樣的產品概念,而且 Lily 的規劃更厲害,無人機甚至可以直接丟進水里,并從水里起飛。但是 Lily 無人機自始至終沒有拿出任何一個可以用的原型機,最終宣布項目失敗。 Lily 沒實現的想法被大疆落實了。 深圳零度智能飛行器有限公司由深圳雷柏科技和北京零度智控共同成立,專注于小型智能無人機的研發與制造。 2015年1月,雷柏以5000萬注資零度智控,獲取對方10%的股份,并同時成立合資公司深圳零度。12天后,雙方聯手發布Xplorer系列。 零度在沉寂了1年之后,于2016年1月發布的第二代無人機產品Xplorer 2。 Xplorer 2將搭載自動避障系統,是全球首個搭載此類技術的消費級無人機。避障模塊是通過360度掃描。雷達式掃描技術與零度專業飛控結合,可以在6m有效避障距離內,以每秒50次的速率實現360°全方位掃描。 可惜由于種種原因,這臺無人機從來沒有真正露面。 同年3月份,騰訊與深圳零度合作推出一款無人機——“空影YING”。 這款無人機定位于消費級市場,主打便攜與易操作等特性,其伸展尺寸小于絕大多數市售競品,并具備可折疊懸臂,可輕松進行收納。同時,空影YING 的操作完全基于智能手機,通過體感與觸控等易于上手的模式,使得這款產品的使用成本和上手難度都相當低。 億航成立2014年4月,創始人是胡華智,天使輪拿了徐小平、楊寧等知名天使的數百萬元人民幣投資。目前,億航在美國、德國、中國北京、上海設有分公司。 億航以“讓飛行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利”為理念,通過Ghostdrone無人機獨創的智能應用(App)傻瓜式操控、阿凡達體感飛行、與VR眼鏡相結合的沉浸式航拍觀感體驗,讓無人機變得智能,走向大眾,連接未來。 同年11月,億航Ghost無人機在美國眾籌網Indiegogo順利上線,整整持續了2個月,來自世界各地的用戶紛紛下單支持,最終籌得了86萬美元,打破了當時中國科技產品海外眾籌的最高紀錄。 12月,億航宣布完成了來自GGV資本的1000萬美元A輪融資,估值在6個月內翻了25倍。從此,在無人機市場一路高歌猛進。 億航代表產品為Ghost系列,Ghostdrone 2.0 無人機于2015年11月發布。開啟 Ghost APP 2.0的AVATAR模式后,手機就會成為Ghost的控制器,控制方法也十分特別,只需在水平面上作任意方向的傾斜擺動或旋轉手機,Ghost 的飛行姿態將與手機同步,并且 Ghostdrone 2.0 可在無 GPS 信號下實現室內飛行。 在 CES 2016上,億航展示了一款 億航 184 無人機,該款產品在展會上算是出盡了風頭。 官方解釋是這樣的: 這是一款8旋翼,4機臂的無人機,能夠搭載1位乘客進行飛行,這款無人機有自動駕駛系統。 該產品發布后遭到一波吃瓜網友質疑概念炒作。 不過今年2月份,迪拜交通局宣布:將于今年7月在迪拜境內試運營億航184無人機載客項目。 Yuneec 成立于1999年,從遙控模型飛機起步,以固定翼飛機為主導產品,推出的“火鳥”固定翼航模飛機,曾經達到百萬架的銷量。2013年開始盯上多旋翼市 場,2014年推出兩款無人機,其中面向普通用戶的是臺風系列。 yuneec國際公司是中國上海的一家無人機公司,該公司面向工業用戶和個人用戶生產各種無人機。全稱是昊翔電能運動科技(昆山)有限公司,其前身中譽電子是著名的固定翼航模飛行器“火鳥”403/200系列固生產廠商,被廣泛航模界所知。 除了模型產品外,昊翔還獲得美國地平線模型(Horizon Hobby)的訂單,成為其四軸多旋翼飛行器的代工廠之一。2015年8月,英特爾公司向Yuneec投資6000萬美元。 CES 2016 上,Yuneec則聯合Intel發布了一款名為“臺風H(Typhoon H)”的消費級無人機。 Intel CEO親自為臺風H站臺 該無人機的核心優勢在于Intel RealSense相機和CPU,不僅可以通過圖像場景識別實現自動避障飛行,還支持防撞,可以在遭遇碰撞的瞬間收縮機翼保護機身。 Intel CEO 柯再奇稱這款無人機是第一臺“真正的消費級智能無人機”,為了證明其自動避障性能,現場模擬了一個無人機跟隨騎行用戶飛行的場景。 一位越野選手沿著小徑騎著自行車,無人機像狗狗一般忠實地繞其左右 ,給他拍特寫。它能根據運動員上下坡的高度和速度,自動調整飛行高度和拍攝角度,并避開沿途的樹木。 沒有任何人控制的飛行器,卻可以輕松的,視覺性的跟隨騎行者。 無人操控下,可以看到無人機避開樹木,一直處于騎行者的正前方。 臺風H還能夠對突變的場景進行視覺上的反應,巧妙的避開了障礙物,一直跟隨騎行者。 飛豹創辦于2012年,是一家專業從事智能運動無人機設計研發的創新型科技公司和消費級無人機整機解決方案提供商,是智能運動無人機行業的先行者和領航者。 飛豹主打產品為2015年底發布的XEagle,XEagle與任何一款消費級無人機都不同。該款無人機主要面向運動人群,目的就是為了讓運動者解放雙手,專注于運動樂趣的同時還能全方位記錄自己的精彩運動瞬間,其在功能上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大創新。 XEagle不需要用遙控器或智能手機來操控,用嘴就可以飛飛機,也即語音控制,能夠識別用戶的語音指令,在某些激烈的運動狀態下,用戶可以通過語音控制功能來操控無人機。 這款無人機的所有功能都一鍵集成到了一塊配套的智能手表上,只要按下智能手表上的某一功能按鍵,即可一鍵完成諸如起降、跟隨、環繞等操控。 華科爾1994年創立,前身是廣州市華科爾電器廠,以移動通信配件制造起家。21世紀初,航模在歐美發達國家熱度驟升,屬于高技術、高溢價的行業,華科爾瞄準市場契機,在2001年變更為廣州市華科爾科技有限公司,開發和銷售航模產品,并一步一步做到了航模行業的標桿。 在2012年,華科爾啟動技術升級和轉型,把飛行控制系統、云臺控制系統、圖像傳輸,圖像識別等一些列的智能化技術導入到航模產品中,逐步形成目前的小型智能無人機系列產品。 華科爾的產品比較豐富,分AR無人機、航拍無人機、競技無人機3個系列。 大疆是消費級無人機霸主,華科爾選擇走自己的差異化競爭路線。在穿越機領域,結合AR、VR技術,華科爾已經是走在前列的標桿企業。 華科爾在2016年9月開始預售的AiBao愛寶無人機,就是將AR技術與無人機競速結合起來的一款產品。 競速游戲
零零無限于2015在北京注冊,在杭州、深圳、香港、美國分別設立了公司。團隊中不少成員來自斯坦福、麻省理工、清華、中科院等國內外頂尖高校及科研機構,擁有豐富的軟硬件開發技術和經驗。 目前,零零無限只有一款無人機產品,但這款產品一推出就成功刷屏朋友圈,并且在國外也收獲了一眾飛手的追捧。易用而安全便攜的無人機——小黑俠(Hover Camera),于2016年10月正式發布。 雖然所有工程師都了解無人機槳葉的危險性,但真正讓用戶免去這一顧慮,并且不需要犧牲太多性能的,只有小黑俠。小黑俠擁有全包裹的碳纖維保護罩,將用戶與高速旋轉的槳葉徹底隔離。 小黑俠主要功能 人臉追蹤:一鍵鎖定,360°全方位不跟丟。 人形追蹤:一鍵鎖定,高速模式下仍能穩定跟隨。 放飛:一鍵放飛,智能定位,自動懸停 歸位:飛行中隨時徒手摘取,一鍵關機 環繞拍攝和 360°全景拍攝 2016年中國無人機部分融資事件匯總
“寒冬”緣何而來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Gartner今年2月的預計,今年全球無人機市場規模將達到近300萬架,銷售額超過60億美元。這意味著無人機銷量將較2016年還將增長39%,銷售額增長34%,只不過增長速度有所放緩。 增長的市場卻遭遇了“寒冬”,那這個寒冬從何而來呢? 業內人士這樣分析:近兩年無人機企業主要扎堆進入了航拍消費市場,是看中了消費級產品相對簡單的特性。例如,一些原本是做航模的廠商,把零部件組裝一下就變成了一個消費級產品。規模小,成本高,產品沒有競爭力導致部分企業生存面臨壓力,只能退出市場。 從市場需求上看,根據調研機構艾瑞的數據,無人機市場可劃分為四大類:航拍市場(消費)、農林植保市場、安防市場與電力巡檢市場,到2025年相應的市場規模約為300億元、200億元、150億元和50億元,總規模將達到700億。 顯然,行業級市場的需求在整個無人機市場占據更大比重。 隨著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發展進入了瓶頸期,已有不少企業轉攻行業無人機市場。相比消費市場,在氣象、警用、消防等領域的行業級無人機需求更為穩定。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那些在消費市場受挫的公司,會不會在行業市場崛起?誰又知道呢? 全球物聯網觀察獨家整理 |
|